读书

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

2017-01-16  本文已影响19人  英鹏以为

知道这本书是通过曹政自己的微信公众号(caoz),略有点标题党之嫌,里面主要的内容大都在其公众号上读过,但这并不表示内容不够好,只能说其公众号文章的质量比较高。

这本书重点讲了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通过一篇篇短文提炼出来的主题,是一种由下往上的归纳。对其中的几篇短文,可能是一段话,可能是中心意思,有比较强烈的感受。

在《走出心理舒适区》里,作者提到考研。

有些学霸积极考研,与其说是对学习有特别的爱好,不如说是面对职场的怯懦和拒绝,他们以为靠研究生的学历和成绩单就可以更胜一筹,殊不知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可以选择无数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的事情来做,在现有教育体系下,读研绝不是提升自己职场能力的最优选择,但他们甚至拒绝做这样的思考和判断,这就是躲在心理舒适区的一种典型症状。

这个症状我是深有体会,我的同学、我的朋友,尤其是我自己,很多都选择用考研来缓解面对职场的怯懦,然而根本没有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想做什么,对研究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只是亦步亦趋的跟着潮流,不想改变心理舒适区。改变心理舒适区的过程是艰难的,我深有体会,但是改变过来以后,就会觉得自己成长并强大了很多。

所以作者在接下来一篇《不要轻易给自己定性》里对心理舒适区的重灾区——专业,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所谓你的对口专业,你的工作经验,你自以为你擅长的那些技能,其实未必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遇到合适的时机,勇敢地清空自己,从零开始,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有巨大的机会等着你。

这句话我百分百认同。那些自以为是的专业和经验,都是自己哄骗自己,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种感觉的存在有一点的意义,但不能因为它的存在让自己变成了鸵鸟。勇敢地清空自己的,会发现,紧紧握着的专业知识,风一吹就散。努力地在新的场景下摸爬滚打,一年半载就会有收获。

《取舍之道》里,作者简单地提了一下项目管理。然而一句话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先排工期,基于工期去优化产品设计”。

以前做版本规划,都是先排需求的,这个版本要做哪些需求,下个版本要做哪些需求。这样做,有时候很容易超期,管理起来跟踪的程度也不够。换一下顺序,先排工期最大的好处是:提高效率,把握核心的需求。任何时候需求都有很多,先排需求,很容易觉得需求都重要。然而先排工期,首先把时间给定出来,同时把一些不是非做不可的需求砍掉。

《关于投资与职场的思维方式》里有一段话,和我当年的感受几乎如出一辙。

你看公司里被老板天天骂来骂去的,往往是老板真正信任的人;你觉得老板对你蛮客气,人家可能压根没当你是自己人。

当年有个领导,脾气不好,动辄就骂下面的人,虽然只是工作问题,但同事都颇有微词。我算是被骂得少的,或者说几乎没有被骂过。当时就觉得并没有太把我当自己人,不过我也不在意,彼时的精力,在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后,基本都在准备转行的事情了。

《创业项目的冷启动》一文,作者把冷启动话题分为:单点启动、单边启动、双边启动、多边启动。难度是依次递增。现在很多细分市场的产品,很多算是单点或是单边启动,现在双边启动的极少成功。想起我们以前做个一个双边启动的项目,真的是非常的难,不是说能够解决用户一个两个痛点就可以。光一个启动成本,可能就是天文数字。后来我们项目关了,哪怕到现在,我也没有想到很好的启动方式。

在产品设计的时候,一厢情愿的情况很多,产品人员很容易高估了用户的耐心和理智,低估了自己产品的问题。比如,极少有人会看什么使用手册,然后却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文字上的小技巧。《如何避免一厢情愿》里,作者说用户的期望的背后隐藏着成本。用户的期望是显性的,用户的成本是隐形的。

你所定义的需求,对用户的直观的回报不巨大(有些潜在回报用户看不到),而你的产品设计的安装成本高、学习成本高,用户自然拒绝接受,尽管是他口口声声说有这个需求,但他一样不会去尝试。

关于这个,简直太有体会了。以前或是现在,整个产品或者某个模块,都有过或正在经历着这种情况,高估预期对用户的价值,低估成本,美其名曰:用户需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