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最宜居的城市到底好在哪儿?
温哥华连续6年位居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全球宜居城市前五名,北美第一名。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是世界三个宜居城市评选权威机构之一,母公司是美国的咨询公司Mercer。
来温哥华之前只知道这里多雨、华人多、移民城市,对宜居城市毫无概念。然而生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慢慢理解宜居的含义。我特别用维基百科搜索了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三大榜单各有不同,但大致从自然、文化、公共设施与服务以及国家安全和经济水平这几个方面。
这些写在测评报告上的标准,看上去冷冰冰的,毫不生动,然而真正生活中这里才感受到那些评测报告每一项的真实含义,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如果你没有了解过优秀水平,你就觉得自己本来的生活环境也挺好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温哥华从自然、文化、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这几个方面在这一个月让我有了很多感慨,所谓宜居是什么?就是一切以人为本。
温哥华的自然环境有山有水,西邻太平洋,三面环海,落基山的余脉与太平洋山水相印。城市中心是史丹利自然公园,是北美面积第二大的城市森林公园。我们住的ubc附近出门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区域,里面开发了供人散步和骑行的专用道,参天树木下跑步别有一番情趣。
城市路边都是绿化带,经常看到松鼠窜出来,在海边,夏天人们躺在沙滩上,海鸟就在人身边走来走去觅食,市中心繁华地带成片的鸽子在吃人们投喂的食物,这些动物仿佛就是这城市的一份子,毫不避人。户外运动也特别受欢迎,登山、独木舟、皮划艇、冲浪等等,人和自然以这种方式交融中一起,空气湿润、清新,在北京吸霾的日子里也不觉得自己是特例,大家都一样,但是看到温哥华人的生存环境,才对比出北京生活基本色是灰色。
人文环境就更刺激了,来温哥华之后基本每周都有制作水平上乘的电影上映,价钱和国内比也并不贵,影院的设备赞爆了,如果算性价比可能还要高于北京。我昨天不小心点到支付宝上阿里推广的电影,我真得觉得审美是有差距的,看海报粗糙的设计就觉得电影不会好看,这两年国产片普遍质量什么样我想大部分人心里都知道,但是身在其中并不觉得哪里不好,我在国内经常快乐地去看国产片,昨天在温哥华的downtown看完这周院线主打的电影汤姆汉克斯主演,伊斯特伍德导演的《Sully》,出来我都快哭了,我之前那么多年应该自戳双目,为什么要花时间看那么多垃圾电影呢。但是,没有人给你看好的,你就不知道差是什么。国产精神食粮和国产食品质量一样不可信。
自由、多元是温哥华文化最明显的两个标签。在温哥华城市有极大的文化包容度,各种肤色的人彼此之间没有谁高人一等,对待陌生人都很热情,上车司机对乘客微笑说谢谢,下车乘客会跟司机说谢谢。
人们在这里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各类亚文化也能过光明正大地组织活动。我们来这里三周经历了丧尸游行、无胸罩游行、大型城市野餐相亲会,丧尸游行期间,主要的街道还停止公交2小时给游行队伍让路。市中心的下沉广场上周末会有舞社教大家跳舞,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加入,有教练指导,会看到胖胖的大婶和白胡子老爷爷加入,玩得好开心。
温哥华城市治安非常好,机动车对行人礼让,基础设施齐全,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公交、地铁方便,没有车也可以站这边过得很舒服。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社会福利高,所以生活在这里人们有感全感。
安全感对于普通人才是城市是否宜居的首要因素。朋友圈刷屏的甘肃杨改兰事件、大石桥抢劫运钞车案之所以让这么多人如鲠在喉,是因为从这些普通人身上看到了社会断层,有些人走投无路,困在死循环里不得逃出,他们的自救失败将会是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这让中产阶级坐立不安,即使赚了再多钱,还是会感到到渺小, 那些拥有的东西轻易可以被拿去,以任何想象不到的方式,这才是北京这样的城市人们心中的阴影。
我在北京的时候不觉得不安全,因为我来不及想安全感的事儿,我只能关注自己的生活,只要我的生活不受太多影响就是安全的,但我知道我只是在扮演一只鸵鸟。
写作百日计划:【97/100】
将活出想要的自己和在过程中帮助他人作为人生价值的日更少女,每周固定更新两篇书评,专注个人系统升级。希望你在我的文章中有所收获。你的“喜欢”和“关注”,是我写作路上的动力,感谢你帮助我实现在简书码字的小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