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一丝不苟的下层人
卓别林自己曾经写下这么一段话:“我们思考得太多 感受得太少:比起机器 我们更需要人性、比起精明我们更需要善意和亲切、没有这些品质 人们将会过上暴力迷惘的生活”这也是他《城市之光》的主题。
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是影片对于底层人士的塑造。影片的开头是代表着“和平与繁荣”的雕像的揭幕仪式。美丽高贵的女士进行了一番发言后,拉下了帷幕,而影片的主人公流浪汉则躺在雕塑下出现在众人面前。对于一个流浪汉,在寒冷的夜里,有着幕布为遮盖的雕塑物是夏尔洛最好的选择。而当众人看到他时是一番的指责与奚落,和蔼的发言人也没有给予流浪汉以谅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政客们与流浪汉是对立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任务,对于流浪汉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活,而那些政客们的任务是完美的结束这场揭幕仪式。人民的利益需求被官场的形式主义所掩盖,下层人士的需求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也成为了一个假大空的形象。
随后国歌响起,众人肃立敬礼以示尊重,被利剑刮住裤子的夏尔洛挣扎努力想要站立,但是他却挣扎无力,他想直立敬礼,在他的内心里他觉得自己跟其他公民是无异的,而鹤立鸡群的挣扎,则把他和群众区分开来了,向国歌敬礼是公民对于自己国家的归属感的体现,但是他却办不到,在这里暗喻了他是这个国家的边缘群体,是遭驱逐的对象。但是夏尔洛是一个乐观者,他虽然无所事事,但他一直以积极的面貌面对生活,他是个内心健康的正常人。
与卖花女的故事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主线,她们相识与街头,夏洛尔用仅有的一个银币买了她的一枝花,继而开启了后面的故事。她们的第二次相遇在富豪的家门口,夏尔洛远远的看到了卖花女,他做了这样的一个经典动作,咬手指,这同时也是影片的定格画面。咬指头是一种羞涩害羞的表现,在爱情里,流浪汉有孩童一般的纯真。咬手指的时候伴随的是开心的表情,这与影片中流浪汉的一贯神情是不同的,在社会时候的他表情都是不变的甚至于有些呆滞,而在爱情里他是不一样的,爱情生命里的一道光,也正是因为这道光他的生命才有了追求。
夏尔洛与富翁是电影中的另一主线。富翁这一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肯定了影片中小人物形象的正面性。腰缠万贯,有地位的富豪因为妻子的出走而想要自杀,而一无所有的夏尔洛教他活下去“明天鸟儿会歌唱。”富豪的内心世界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这也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性,拥有着坚强的外表和脆弱的内心。富豪对于爱情的态度与夏尔洛对于爱情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影片里并没有过多的交代富豪与太太的故事,但我们可以看到的,对于妻子的离开,富豪内心是痛苦的,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杀、酗酒、放纵自我,,,而反观夏尔洛,他对于爱情是执着的,他忠贞不渝的追求着,正如影片所说的“扮演一个没有钱的百万富翁的绅士的角色是很困难的,但他尽力了。”他做清道夫,替人打拳击,被捕入狱,这都是他为追求爱情所做出的积极行为,两者的对比,将小人物对于生活爱情的积极态度合理的展示出来。
我们接下来谈一谈其他的底层人物。卖花女是一个被天堂遗弃的孩子,她双目失明,与奶奶相依为命。过着困顿的生活,如果没有夏洛尔,可能她就得这样过一辈子。第一次卖花给夏尔洛后,她回到家,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小女孩把她送到了楼梯下,而正对着镜头的是三个窗户,三个窗户上都摆了花盆。卖花女回到家后亲吻了奶奶,上天收走了她的眼睛,但也给她留下了陪伴,比起夏洛尔的无依无靠,富豪偌大房间里的空荡,在三个主角中她是最不孤独的一个人。简易的家中摆放有一台唱片机,她很快就打开了唱片机,接着给窗户上的小花浇水,看望窗外的鸟笼。音乐、绿植、小鸟这些都是生命的特征,这些房内的布置都体现出了卖花女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了生活情趣的人,虽然生活对她予以不公平对待,生活困顿,但她对生活还是依旧热爱。在听到女邻居和男友同行出去约会时,这时候给了卖花女一个特写,我们可以看到此刻她的表情是落寞的,这是想得而无果表情,她的内心对于爱情是充满了向往的。她心中爱情分子已经在骚动了,而第二次夏尔洛送她回家时,她双手捂住自己的胸口,至此以后每一次想起夏尔洛她都会做出这样的动作,一颗扑通扑通跳的心,她重复着每一天的动作,开音乐、浇花、看鸟,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她向窗外露出的是幸福的笑容,窗户的一头是家,是自己的时候,而窗户的另一头则是社会,外面的世界,此时她对外面的世界予以的是希望的笑容,是萌发的爱情。在卖花木生活的这个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下层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地方,他们虽置身于底层,但他们从未失去生活情趣,同时也不失做人的本心,善良,乐于助人。
影片对于下层人物形象的刻画是一丝不苟的,卓别林不放弃任何一帧的画面。这些下层人物都有着作为人应该有的情操,他们的生活困顿但从不失希望。城市之光不存在于奢靡的上层社会,而是在这一群下层人中,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希望,看到一座城市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