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在路上

旅行是另一种开始

2014-07-10  本文已影响38人  乌托邦1990

城市里的人们总是尚未见到海的样子,便读过描写海的文字,真正恋爱之前便看过太多爱情电影。这是张爱玲说过的一席话,套用一下就是尚未见到黄山的样子,便读过太多描写黄山的文字,最早的要数小学课文里描写黄山的美景了,从那时便在脑海中硬塞入一个长久的渴望:什么时候能够达到黄山?而课文插图里的那棵迎客松便也在心间日日滋生,长高。

当初为了实现到达黄山的梦想,勒紧裤腰,咬紧牙关,买下了那辆山地车,和朋友约定好一起去疯狂一次。可是,计划一再被搁浅,迎客松也在我心里一寸一寸地生长着,但我的信念没有丧失,一直坚信我一定会在某一天到达那里。

十一长假来了,我兴致勃勃地问朋友是否愿意同去黄山,他给出的理由却是宾馆太贵了,让我哭笑不得,搞的我也在心里打鼓:那我还去么?是一个人去么?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时,我内心还在矛盾挣扎,第二天早晨一睁眼,二话没说,背上背包,骑上山地车,没有在网上查询地图,就这样目的性极强地上路了。

说走就走,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

顾虑太多容易让人在还没有进行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不好的结果,最后只能畏缩止步,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习惯,不得不一次次地否定自我。旅行,是另一种开始,当我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变换的不仅仅是城市的街道和名称,更不是这个地方的早晨和黄昏,变换的是我们的心境,仿佛我们从自己的身体中抽离出来,在那里开始释放自己,加入到陌生人的队伍,遇见又擦肩错过一个又一个人,品尝别样的小吃,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开始隐姓埋名,另开炉灶,结交朋友,送别情人,过起了另外一种生活。

说实话,一个人的旅行多少会有些孤单,遇到一个人,看到一件好玩的东西你没有人可以交流,只有自己与内心沟通,你会在心里猜想这个人是干什么的,那个人是哪里来的,这里的建筑为什么清一色的黑瓦白墙……一路上,自己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心里总在盘算着这些有意思的事情。我骑着单车走村串巷,盘山涉水,穿过滚滚红尘,历经晨昏更迭,感觉像是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从起点开始写起,到达终点一部大部头就已经活生生的烙印在心纸上,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曲折丰富。

同时,你又不是一个人,路途中志同道合者比比皆是,它们同样单车骑行,路线相同,或许目的地就迥异了,又或许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目的地却是一致的。他们中有头发斑白的长者,有甜蜜幸福的夫妇,有归家的青年,有同行的挚友,每个人都在奋力地踩着单车,当相遇的时候互致问候,寒暄几句之后就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车队,一起有说有笑地并肩前行,有的只是一个微笑,然后超越你,扬长而去。但这就足够了,对于路上的我们来说,一句话,一个微笑,或者点头示意在每个人心里都是莫大的鼓舞,因为有来自远方的陌生人在为你加油。

路上,不知前行了多久,我背着背包,喘着粗气,像一只蜗牛一样拖着小房子缓慢地爬行,尤其是在上坡的时候,意识告诉我一定要坚持住,争取爬过这个山坡,虽然已经把单车的档位调到了最省力的状态,但腿脚已经不听使唤,开始酸痛无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下来推行,直到站在上下坡的临界点才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迎风飞翔了。下坡当然是每个人的最爱,可以感受风声在耳,风驰电掣的快感。我就在想:要是这一路都是坦途那该多么的无趣啊?那样的话,没有上坡,你就没有进取心,没有拼搏的意识,也就不能体会上坡时的那种煎熬感,进而更享受不到下坡时的乐趣和快感。

路途中有时还会发生一些令你感动的事情。当我在一个幽静的湖边休息时,我开始检查单车,是不是哪些地方出现了小毛病,飞驰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地驶过,突然一辆黑色吉普车靠边停了下来,闪烁着双闪灯在倒车并停在了我身边,下来一个30多岁的肤色白净的男人,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答不需要。他以为我的单车出故障了,所以下车询问,在得到我的否定回答之后,他又问道需不需要水和吃的,我答我背包里带的有,道了一声谢谢之后,他启动了车子一溜烟儿开走了。

现在后悔的是没有把那位好心人的名字记下来或者把他的车牌号记下来,只能让他留在我的记忆中了,下一次再相遇,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一天半的时空位移,远远地我就看到了云蒸雾绕的黄山的真颜了,身体的一切劳累都不翼而飞,因为有更大的挑战在吸引着我,催促着我不要停下脚步。但不巧的是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难题,单车没地方寄存,在黄山脚下的饭馆和超市徘徊和询问许久,都没有人愿意收留我的单车,即使有人愿意也是如狮子般张开血口,向我收取100元的寄存费用,最终,只好作罢,放弃当天爬山的计划,这样就可以让疲惫的身体稍微喘口气。

面对着飙升至1000多元每间的住宿费用,我也只能望而却步。夜色深了,我坐在路边看着密集如喷涌的泉水般的车水马龙慢慢地变得稀疏,同时也有很多游人和我一样,无处容身,坐在街头,在有些刺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我把背包里的羽绒服拿出来穿上才止住寒颤。不远处一个陌生女孩穿着薄薄的风衣,带着帽子,甚至把带的雨衣都套在了最外层,可还是抵挡不了这山区呼呼的夜风,她已经弯下腰,把自己团缩成一团了。看到她冻成这样,我走上前去问她如果不介意的话就穿上我的毛衣吧,她谢绝了我,后来在聊天中才得知,她和朋友白天爬山时被人流冲散了,她一个人下了山,而此时,她的朋友还被困在山上,不知何时才能下来。

后来,她听从了我的建议,我们同去肯德基避寒,我们坐在一张靠近角落的桌子边开始有说有笑地闲侃,她给了我一些爬黄山的建议,从她那里也得知晚上3点多就可以买票爬山了,这个消息一下子赶走了困顿的睡意。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的人越来越少,而肯德基里面的人却在悄悄增多,夜半时分,整个肯德基一楼已经被住不起宾馆的游客给占领了,黑压压躺倒一片,幸好此时店内也没什么生意,要不然店长肯定会来撵人的。

凌晨三点,我就背起背包,前往街对面的集散中心买票,等我穿过街道的时候,我傻眼了,排队买票的队伍已经从售票处排到了路边,我决然地加入进去,随后来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在路边开始拐弯。

三点半,天空还是一片漆黑,买好门票后,我激动地往山顶的方向爬去,当到达一个山脚建筑物的时候,一个大叔殷勤地问我要不要买手电筒,还说破财买安全,我很好奇:要手电筒干嘛,路边不是有灯么?结果他指着上山的路说:“你自己看呢,哪有路灯。”我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漆黑一片。我弱弱地问了下手电筒的价格,大叔斩钉截铁地说道:“20一个,不还价。”我什么也没说,直接朝漆黑中前行,路途中我只好借助手机微弱的光亮来分辨脚下的路,后来在途中,结识了一位来自上海的驴友,我们一道说笑着向上爬去。

山中的洁净的空气充斥着略显疲惫的大脑,顿时清新了不少。突然抬头之际,挂在天幕上的硕大的星星在闪闪地向我招手,好高好远好稠密啊,和在城市中见到的稀稀拉拉的星子完全是两样。

此次旅行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当我快爬到山顶的时候,正好日出,此时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想到能够看到著名的黄山日出,身体顿时充满了能量。

在山顶,我看到了久违的黄山日出,太阳从老远老远的云雾中露出笑脸,蒸腾的云雾一下子被渲染成了金黄色,也把背后的山峦涂抹上了一层金色。穿过一线天,就看到了和小学语文课本中一样的迎客松了,此时的迎客松已经被保护了起来,游客轻易不能接近,还圈出了一个专供游客拍照留念的地带,那里挤满了等待拍照的人,就连附近的大石头上也站满了人。

黄山山上的山路真是一波三折,有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有时还要穿过山洞,有些地方没有防护栏,站在边上往下看,让人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才发现我已经爬上了这么高的位置。

中午时分,黄山的三座主峰莲花峰、天屏峰、光明顶都翻越了,身上的食物也吃光了,在光明顶上呆坐了半天,看着对面从山脚排到山顶的长长的队伍,觉得自己半夜开始爬山是很值得的。

下山的时候,最痛快的一件事就是下楼梯了。走了很久似乎还没有到山脚,走了一段,后面还是楼梯,腿直发抖,有时身体甚至有种往前倾倒的感觉,这么多楼梯真是把我走的要吐了。

一天半的骑行再加上翻越三座大山,等到回到游客集散中心的时候,已经毫无力气去骑单车了,只好把自行车快递回来,我也就辗转到黄山市区准备坐火车回去,等排队轮到我的时候售票员告诉我没有从黄山直达杭州的火车,只能绕道宣城,然后再转车回杭州了。

旅行,大抵是一种甜蜜到哀伤的事情,因为每一次启程都是冒险——稍不小心即会发现原来“生活在别处”。每一次旅行都会给我带来莫大的自由感,我就感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又丰富了不少,闲暇时,那些人,那些事又会不自觉地蹦出来足以让我玩味一番,那种感觉就像是看了一部精彩电影所带给你的莫名的感动一样,幸福而充实。

其实,旅行是种新的开始,是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旅行者,他的生活总是处在出发和抵达之间,中间在哪里停留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路上,在漂流,在流浪,一无所有地毫无顾忌地流浪,从哪来,到哪去,那都不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