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读有悟八——注意,每一口食物里都藏着你的健康和福报
1
颐卦是《周易》第二十七卦。雷出山中,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之时。比喻圣人君子修养德行,化育万民。
颐有口的意思,口主要有两个功能,就是吃和说。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看到这个卦象就是提醒我们要节饮食,慎言语。
饮食是人之大欲,想起小时候很多幸福的时刻都是和吃有关的。尤其那些幸福时刻更多的都是跟肉食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妈妈炸了黄橙橙的小鱼,夹在刚蒸出的雪花样的馒头里,满满一大口咬下去就是香啊!还有卤鸡爪、卤鸭翅,一边追剧,一边吃卤味,真的是人间一大至乐啊!
但是随着我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猛然间有一天突然发现那些被我当成美食吃掉的动物,远远超过了曾经我对它们的认知。
记得曾经我奶奶养过一窝小鸡,那是从街市买回来。看到用纸箱装回来的那一箱浅黄明艳,毛茸茸的像迎春花盛放一样的小鸡,我简直是爱不释手。每天一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小鸡。那些小鸡里独有一只长得圆头圆脑,特别可爱。我就抓了虫子专门去喂它,并且痴心妄想我这样精心关照它,它会不会记得我呢?
那之前我一直觉得鸡是傻瓜,除了吃和下蛋,其它任何都不懂。但是没想到在我专门喂养地喂养下,小鸡真地记住了我,每次一听到我叫它的声音,就会快速跑到我面前来,抓它也不跑,就是会很安心的乖乖地待在我旁边。
那时我还在想,如果我一直养着它,会不会一直长把它养到长大呢?结果还没等它长大,有一天它就和几只同伴被一只坏老鼠给咬死了。
为此我独自悄悄伤心了好久,也惆怅了好久。那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原来像鸡这种动物,也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
也许是那次经历给我心里种下了悲悯的种子,后来家里又养过猫、狗等等其它一些小动物,发现原来每一种小动物都它独有的性格,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悲欢。
比如说以前我家养过一只小母狗,在生小狗时,不幸有两只小狗死掉了,狗妈妈就围着死去的小狗转,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时不时还用鼻子去拱一下小狗的尸体。
那个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狗妈妈失去孩子的哀伤。原来动物也会痛,也会难过……
后来我加入了吃素的行列,猛然间摆脱了对肉食的依赖,心里突然轻松了许多。
素食帮助我从一个特别容易感冒发烧的身体,转变成了几乎和感冒绝缘的体质。我跟很多朋友讲过素食的好处,但是大部分朋友都还是抵抗不了肉食的诱惑,依然在食物的欲海中沉浮。
认识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就是三高加心梗,差点儿就被阎王爷提前招去。在那之前,我也屡次向他推荐素食的好处,但是他就是无肉不欢的类型,并且每一餐都要消耗大量的肉类。蔬菜水果平时只是当点心点缀一下生活,从不当真吃。
后来自从他得了那么严重的疾病以后,好久不见,再见人像缩水般地瘦了下去,也突然像老了十岁。从那以后,他才开始以素为主的饮食。
古人谈到饮食,说是“禄尽人亡”。我对这句话一直半信半疑,一直在揣测老天爷到底是怎么计算每一个人一生的饭量的?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万物都在能量守恒当中存在,身体这个要靠能量消耗来生存的物件,估计也不可能会脱离其中。就像平时我们运动以后就会感觉特别饿一样,消耗得多,补充的就会多。同样的会不会我们在生命的前半段如果消耗比较多,生命的历程为了补充前面的消耗,就会自动缩短呢?
很多修行人选择日中一食,或者过午不食,应该也是为了遵守能量守恒的定律去生活吧!
2
口为祸福之门,《三国演义》里“杨修之死”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不是他话多,又自恃聪明,也不会被曹操斩于刀下。
孔子教导子弟要“敏于行,慎于言。”
从古至今因说话而招来祸患的事情数不胜数,尤其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自己随口而出的话,却被人曲解了本来意思,一些朋友或者是亲戚就此成了冤家的也不在少数。
而一旦说出了伤害别人的话,会发现好多年过去了,说话的人早已经忘了当初自己说过什么,但是被伤害的人却还牢牢记得,甚至还有因为陈年旧怨再次发生矛盾的。
其实自己在平时所遇到的一多半的喜怒哀乐都是“口”给招来的,不信你自己想想?
今天你是说了让人高兴的话,还是让人难过的话?
是说了让人鼓起勇气的话,还是让人泄气的话?
是攻击别人的话,还是让人倍感舒心温暖的话?
怎样使用语言,其实是一个人内在心灵的外现。就像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有些人常常会用刀子嘴豆腐心,来形容自己的伶牙俐齿。但是真正豆腐心的人是不忍心拿刀子嘴去随意割伤别人的,只有心里也有刀子的人,才能真正在口里生出刀子来,否则“心想事成”这个成语便不会存在!
《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管住嘴,迈开腿,就是最好的生活。这确实是古人诚不我欺!
3
习坎卦是《周易》第二十九卦。两水相叠,险上加险。此卦预示着险阻重重,唯有在困难中学习德行,才能化解困难。
百里奚以七十岁的高龄才被秦穆公所招募,当秦穆公见到满面风霜,风尘仆仆的百里奚时不由感叹百里奚太老了。但是百里奚对秦穆公说,姜太公尚能以八十岁的高龄来辅佐周文王建功立业,他才七十岁,比姜太公还小十岁呢!怎么能算作老呢?
这番话让秦穆公刮目相看,后来果然拜百里奚为相,而百里奚也用自己的才能帮助秦国打好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七十岁之前的百里奚,一直过得是穷困潦倒的生活,三十多岁才娶妻生子。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他只好抛家弃子,到外地去寻找机会。
奈何时运不济,一直也找不到靠谱的营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段时间甚至沦落到靠乞讨为生,幸亏他遇到了慧眼识人的蹇叔,才将他从乞丐生活里拯救出来。
蹇叔与他一见如故,畅谈天下大事,两人颇为投契。但是奈何蹇叔的生活也并不富裕,所以百里奚又只能去帮人放牛挣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百里奚放牛也放成了专家,还成了放牛里的名人,差点被当时周王的儿子公子颓招为家臣。
当然百里奚并没有去做公子颓的家臣,而是转了一圈,经过蹇叔的推荐,被秦穆公慧眼识英雄,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教育小孩子总是很着急,恨不能让他在一二十年的学习中就一步登天。这样急功近利的想法让很多孩子从学校一出来,就彻底丧失了好好学习的想法,甚至好多年连书本都不会再去摸一下。
古人说:“三日不读圣贤书,便觉得面目可憎。”
今天的孩子不仅从小欠缺德行方面的教育,长大更是连书都不想翻一翻。这样还有几个孩子能坚持到像百里奚一样的年龄,还能发光发热呢?
老翼伏励,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种精神要刻在血液里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