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六祖坛经 云师道人

【道说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 动静知宗祖 无事更寻谁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13人  a463cc15b18a

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云团

然后他下面又说:

动静知宗祖,一般的人以为修炼就是在那里静坐,现在社会上很多机构培训静坐,真正的道家不是这样的,这样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打坐打得很好,身体却不好。《西游记》就是一个证明,当时师徒他们到了一个国家,有三个妖怪就和唐僧比打坐,唐僧可以坐很久,坐上一天一夜都没问题,而实际上唐僧什么功力都没有,说明只是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坐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吕组就给我们方法叫动静知宗祖。就是说道教和其他宗教不一样,中华民族的道教讲究实用,其他的宗教你信仰就可以了。天天念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念真主到天堂就可以,念上帝到天国就可以。到家不是的,道教要你自己修出来,要有景有验,不是一个人在那里呆坐傻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说了“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就是反观的人,他能看到自己的经络穴位,看到真气的运转,这就是动静相接。

第一种动就是我身体在这里静坐,但是我体内的真气在运转,我五脏六腑在动,外静内动。

第二种动刚好相反,叫外动内静。就是我外面会有动作,但是我的心很安静。而这个外动还分两种,一个是师父给的规则,他说现在要推手我就推手,他说两手上举我就两手上举,他说站桩我就站桩,这是师父规定的外动。

还有第三种,叫做自动。修炼到一定程度之后体内的真气不断的冲击,然后外面太乙救苦天尊的神力加持!突然我们感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动起来了,比如脑袋摇晃起来了,而且越是有病的地方越会动,比如我的颈椎有病,我忽然发现我的脑袋前后左右的晃动,不是我想它动,而是它自己动,我可以像一个旁观者这样看着它动。比如我腰椎不好,我的腰部就会动起来,而且有的人在动的过程当中会用手去按摩,或去拍打有病的地方,而且是自动的,不是有意识或是哪个老师教的。在道教里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修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打一套拳术出来,这叫神拳,它是我们元神在指挥,不是我们浅表的意识指挥,这个叫做内静外动。所以说如果我们修炼的人,特别是学我们道教听我讲经开示的人,你在听的时候忽然动起来,有的人全身拍打,有的人可能就在房子里走来走去,有的人可能一个小时停不下来,不要害怕,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你只要慢慢的安静,如果你确实想收工了,你就安安静静告诉自己,请太乙救苦天尊加持让我身体安静下来,他慢慢的就安静下来了,你收下功就可以了。你天天这样练,你的功夫就越来越高,最后可以超凡脱俗,可以把灵魂升级,身体的疾病不药而愈,身体已经好了。

然后接下来:

无事更寻谁,就是当你静坐到一定的功夫,你坐忘了,心里安安静静了。很多人和我说开始练的时候坐不了五分钟,心里面很烦躁,想起来走动。到了高级阶段,你在那里一坐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感觉像是几分钟,就不一样了。这个就是无事的时候我们该寻找谁呢?实际上这个境界在佛教里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叫四果阿罗汉,然后大乘佛教里面是第八地不动菩萨。第八地叫不动地,就是他的心已经如如不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状态。这是佛的境界,这在佛教已经是最高级了。这在道教只是中级阶段,为什么呢,能量还不足,只是你的心已经到位了,如如不动了,这个在其他地方好像不用学习了。而道德经告诉我们,为学日益,就是我们还要学习,每天进步。在道教眼里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其他宗教里有尽头,学到一定的时候,比如佛教、学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学习了。什么意思呢?因为到尽头了。道教不是这样子的,这在道教才学习到中级阶段半山腰,你不能停下来的停下来就麻烦了,你得继续学习,这个就是为学日益,你要天天学习。

所以道教境界之高,如果不详细学习的话,大家根本就不了解。佛教跟道教的区别就在这里。比如佛教到了这个境界他心如如不动,但是他会得癌症,会得绝症,会瘫痪,会得各种各样的病。大家到寺庙去了解就知道了,很多高僧大德,包括台湾最厉害的普光山他们的长老,他们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只能坐坐,站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按照道教的方法修炼,他没有能量。这是需要能量的,你能量少了脚就没有力气了,你有能量你就可以用能量传到你的涌泉穴,你的人一下子就站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瘫痪的人面前,用道教的能量发送运转一个小时,瘫痪病人可以起来走路。能量输送给他,虽然他不能一直管下去,他还得自己修炼,还要教他方法,但是这就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与众不同之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