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2021年365写作课专题

【无戒学堂】去写去行动,写作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2021-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冬以东

文/芳心不许

今年的寒冬,整个大环境不是很好,居安思危的人们开始搞起了副业,写作成为了很多人的不二选择,这其中也包括我。

20年初的时候,我曾信心满满的想着通过写作,给自己增加点收入,如果能有更高的成就自然是好。终究现实很骨感,一年的时间我几乎还是停留在原地,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20年末我终于下定决心参加无戒老师的365写作营。想用这种方式逼迫自己去努力写作,把写作变成自己的日常。

昨天的第一课踏出写作第一步,把热情转化成行动力

老师讲了很多,重中之重只有一条:去写,去行动。

写什么?怎么写?何时写?

一、写什么

原则上是能写什么写什么,可是很多初写作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能写什么会写什么。

刚写作的时候,我特别想写故事,可是动手写我才发现,我根本写不出来精彩的故事,写出来的东西我自己都不忍心看。

那么到底写什么呢?目之所及的东西,都可以写。比如看到了阳光,你可以写你喜欢阳光还是不喜欢,是喜欢冬天的太阳还是夏天的太阳,写着写着,你可能就回忆起一些有关的事情。

或者写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身边人的故事,更可以是网络上的热点。

也可以写今天读的书,或者碎片时间看到的其他文章的内容,有感而发都可以写。

初写作者要有小白心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多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把一堆问题抛给自己,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把问题抛给其他写作者或者老师。

二、怎么写

我喜欢用电脑写作,特别喜欢敲打键盘的声音,感觉那是一种特别悦耳的踏实。

也有很多人喜欢用手机写作。这个看个人习惯和喜好。

那么落实到内容上该怎么写呢?也就是说,我要写成什么文体呢?

记得我们上高中时,练习命题作文,里面有要求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那么我们现在写作,也要去区分吗?已经多年不学习,早就不知什么文该怎么写了。

个人的经验是:先写。在第一个问题有了答案之后,就立即动手去写。把脑中的思绪快速的变成文字。

写完之后,你自己大概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写的如何,可以大胆的发出来,读者是最好的检验。根据读者反馈,你就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写的怎么样,也就慢慢摸索到自己适合写什么文。

我曾经试着把同一篇文章,一字不改的同步发到头条号和百家号。阅读量相差近10倍,一下就知道了这两个平台的读者区别。

我也试着写过观点文、故事文、散文,发现自己比较擅长写观点文,而故事写的不够精彩,不会刻画人物和场景。

那我就先写好观点文,故事文可以慢慢学习,慢慢练笔。多写,多总结。写的多了,就知道自己的水平和问题了。

这就像我们学习时刷题一样,刷的多了就知道自己哪些题熟练哪些题不熟了。

三、何时写?

这个每个人的习惯和生物钟不同,没有什么特别的定论。

有的人早起很精神,那就在清晨写;有的人晚上有思路,那就在晚上写;有的人喜欢在午后喝茶或者咖啡写作,那就在午后。

但是有一条,不管哪个时间段写,最好固定下来,行成习惯,尽量做到,每天的这个时间段,我都要进行写作。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我有时是早上有灵感,有时是晚上有灵感,那我可以在有灵感的时候就写作,没灵感的时候不写吗?

当然可以啊,不过这样的话,你可能一年也写不了几篇文章。灵感这东西,比女人心都难琢磨,你都不知道它何时来,来多久。指望它让你成为作家,写作变现,你这是异想天开啊。

如果想要把写作变成日常,像我们每天吃饭喝水一样,就不要等灵感来激活你,而是要每天持续的进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是很多作家、写作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它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定时定量的去写作。不管写的好不好,都要逼迫自己去写。

想想我们上学时,每天刷题,最后刷出了题感,有些题你一看就知道考啥,你会不会。

这就是为何要日更。日更,其实有争议。有些人觉得日更纯粹是为了写而写,根本没什么质量;也有人说日更一段时间,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别人说的都不重要,只有自己去执行了去做了,结果出来了,你就知道好不好了。

想的再多,不如立刻去做。

老师课上还提到了一个能力:随时随地写作

这是我特别羡慕的能力,我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靠近。如果你能达到这种能力,那么你成为作家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行动只治愈焦虑的良药

想得再多,考虑的再多,都不如立刻去做。只有行动了才知道问题在哪里。发现了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找专业的人去解决。

每天坚持去写,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去学习去思考,把问题解决掉。写作能力提升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可怕的就是,做什么事情,瞻前顾后,担心这忧愁那,这样的人最终多半是中途放弃了。

脚踏实地的去做吧,时间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