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音乐才是我的解药趣味乐评音乐是你,另一个自我复活的地方

从长发金属党到迷幻摇滚客——「冷冻街」赵永庆

2017-04-18  本文已影响868人  InTO定制音乐

「冷冻街」乐队——一支由美术教师、独立音乐人、国防园讲解员和录音师组成的乐队。2004年在南京成立,2007年乐队成员稳定为现在的阵容——主唱高川子、吉他赵永庆、贝司刘睿、鼓手郭子敬。平时,乐队成员各有各的工作和生活。而音乐上,创作,编曲,录音,混音,他们又是不知倦怠,乐此不疲。十年以来,「冷冻街」一直保持着可贵的创作动力,他们探索音乐的脚步从未止步。

今天,我们采访到了「冷冻街」的吉他手——赵永庆。

海鸥冷冻街 - 首映

青春期是最容易被音乐“蛊惑”的年纪。像很多吉他少年一样,9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契机,高中生赵永庆迷上了吉他这件乐器,并从此踏上了音乐的“不归路”。十多年里,留过长发做金属党,也在酒吧打工维持生活。现在,他同时担任着李志乐队和“冷冻街”乐队的吉他手,继续玩着自己热爱的音乐。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希望大家对赵永庆老师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能从一些细节中看见这十多年来,南京独立音乐发展的一些萍踪侠影。

眼童音乐 X 赵永庆

眼童:听说你起先是练古典吉他的?

赵:八九十年代玩民谣的非常少,我的启蒙老师是玩古典的,所以多少学了一点东西。虽然我后来玩通俗音乐,但古典吉他里的一些手法对我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眼童:聊聊你是怎么接触到吉他的吧!

赵:十二、三岁我开始听一些港台流行音乐。高中有一天早上我走进教室,看见有一堆人围在那儿,我就很好奇地凑过去看。是一个同学在弹唱。要知道,如果你的骨子里是一个非常热爱音乐的人,当你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会抑制不住的兴奋。“为什么拨弦的声音能够和唱的歌合在一起,而且那么好听?”我完全被吸引了。

然后就去外面找老师,开始学琴。那是1996年,南京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每天我都会坐公交车去上吉他课,印象特别深。

这中间有一段小插曲:学琴的第一个月,我发现吉他太难了——手指疼、老师说的东西我也不是太理解,渐渐就灰心了。一个月之后,我放弃了,吉他被我丢在了墙角。直到三个月之后的一天,我同学把吉他教材还给我,闲来无事我就把尘封已久的琴拿出来弹。那一天开始,吉他成了我真正形影不离的伙伴。

“瘦过。”

眼童:开始玩乐队是什么时候?

赵:开始玩乐队是到了2001年,我弹琴已经四、五年了,也开始接触到电吉他。当时特别渴望认识南京圈里玩吉他的人,就去参加一些玩吉他的沙龙。经常在琴行玩,也就结识了很多玩音乐的朋友,一直到现在。第一个队的成员就是当时在琴行认识的,一拍即合开始了第一个乐队。

二十出头是我练琴的高峰期。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在家练琴至少六七个小时,最长有练过12个小时。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两三年。

眼童:21世纪初那会儿,南京音乐圈据说是玩金属的天下。

没错。两千年初的时候,全南京玩音乐的几乎都是披肩长发。这是当时的一个特点。大家普遍觉得长发非常酷。每天都披头散发地出没。到了后来某一个时间段,大家又心照不宣地都把头发给剪了。那个阶段,我的头发最长留了一年半都没舍得剪,就连修都舍不得修。(笑)

长发飘飘的年代,长发飘飘的赵老师

眼童:当时南京的现场演出氛围怎么样?

赵:当时人们去酒吧,大多都是真冲着音乐去的。现场乐队也是很新鲜的事。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一个酒吧看演出。驻场的那支乐队虽然只是copy各种流行音乐、摇滚乐,但是那种现场出来的效果和状态还是把我震撼到了。在磁带里听到的东西居然能被一模一样的copy下来,对我的冲击力非常大。后来只要一有空,我和朋友就会去那个酒吧。演出九点才开始,我和朋友七点就会到,硬是坐了两个多小时,就为了等驻场乐队的演出。

眼童:一般到了大学毕业,音乐爱好者就走向了音乐和职业的抉择。音乐是怎样从爱好转为你的职业的呢?

赵:大学毕业之后我工作了一段时间,慢慢就不想上班了。当时很多玩音乐的人也都是这样的状态。于是去酒吧干活,靠弹琴尽可能地赚钱。这样扛着,在好多酒吧干了很多年。

眼童:李志乐队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独立音乐的焦点。说说你和李志认识的经过吧。

赵:2008年开始,我跟李志有了一些接触。李志08年出了一张双面的专辑《我爱南京》,一面是他的原创,一面是他和南京玩音乐的朋友一起做的一些翻唱的歌。当时他通过朋友找到我,把一首《米店》交给我来编曲。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没有联系。

2010年的时候,因为成员变动的原因,他的乐队需要吉他手。有一天我的QQ视频响了,我以为是哪个姑娘呢,结果一个大男人闪现在我面前。他把招吉他手的事跟我说了。很快鼓手、贝斯、另外一个吉他手招来了。他发给我们以前的一些歌,我们就各自扒完开始排练。陆续有一些人员更替。12年开始乐队阵容稳定,一直到现在。

赵老师:“我现在是个器材党。”

眼童:“冷冻街”目前四个人稳定的状态已经有十年了。这十年里一定也有许多故事。你和高川子当初是怎么认识的呢?

赵: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刚好认识高川子。有一次那个朋友去五台山先锋书店的地下室排练,我也去了。高川子刚好也来了。中间休息的时候,他带了一个U盘给我,里面是冷冻街初期的作品。我听了之后觉得特别好,特别新鲜。回去之后我还自己创作了一首这样风格的曲子。这算是第一次的接触。

巧的是,“冷冻街”出完第一张专辑之后乐队成员有变动,缺贝斯、吉他。高川子打电话问我,我就答应了。而刘睿是我很早认识的朋友,所以我也把他叫了过来。那是07年时候的事。一直到现在将近10年时间。

眼童:“冷冻街”出了好多组不同风格的宣传照片。对于视觉上的呈现,一直是乐队很重视的一块吧?

赵:是的,我们一直想拍一些好的照片,各种风格的尝试。小清新的,黑白线条感强的也有,婚纱写真照也有。包括这次的新专辑,也期待能够遇到合适的摄影师。把我们音乐的感觉体现出来,需要一定的难度。

眼童:今年下半年“冷冻街”有巡演的计划吗?

赵:由于我们四个人都有固定的工作,所有大范围的巡演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们也一直想让更多朋友来到我们的音乐现场。所以我们考虑在双休时候选择性的去两个城市一演,以这样的小规模形式去到周边城市或者更远的地方。

现阶段在磨新专辑,这样比较频繁的小规模巡演会放到新专辑以后,逐步推出来。带着新专辑去巡演,让大家对我们有一个新的认识。

眼童:这两年看过印象最深的现场是哪一次?

赵:去年去上海看Muse的演出,感受了厉害的国外乐队的现场表现,和那种音乐上的冲击感。

眼童:给大家推荐两张近期优秀专辑吧。

赵:我现在听70年代的音乐更多一些,对于潮流的音乐关注不多。一些新专辑也是高川子推荐给我的。如果要推荐的话,蔡健雅的新专辑不错,窦靖童新专辑不错。

眼童:说一下你五年内的三个梦想。

赵:第一个梦想:我希望冷冻街能火起来,不枉我们十多年的付出。虽然也不觉得辛苦,但我们都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评价是好是坏无所谓,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没有问题。但我们想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听到我们的音乐。

第二个梦想:我希望近期有个小孩。

第三个梦想:我希望到七八十岁还能玩儿起来。不管是李志这边还是“冷冻街”这边,我希望到六七十岁还能跟大家玩在一起,用音乐去表达的话。尽管那个时候已经是老头了,还能在一起用音乐交流。我觉得是一件特别牛逼的事情。

眼童:对冷冻街的粉丝,有什么想说的话。

赵:如果我们的音乐能够给你带来快乐,这是我们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我们也会尽我们的能力,把我们的音乐做到最好,也希望我们在更大的范围有更大的影响。

眼童:这也是我们眼童音乐努力的方向!谢谢赵老师陪我们聊了这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