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给孩子的是奖励,其实……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带笑儒参加了一场“少年城市生存挑战赛”。
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每个孩子只发给一元钱、一瓶水,每十个孩子为一组,以组为单位,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到达指定地点完成指定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和五个陌生人进行“爱的拥抱”,在街头进行演讲,向路人借用手机跟父母通一次电话,自己想办法赚取午餐费等等。
五个指定地点分布在市区几公里范围内,孩子们每人只有一元钱,不够乘坐公交,全程徒步;为了完成任务,孩子们要向路人说明情况,取得陌生人的合作;为了赚到饭钱,孩子们还要向路人推销东西……
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带孩子来参加的人很多。经历了六个多小时的努力,孩子们先后到达了终点,活动圆满结束!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听见有个十来岁的男孩对其他孩子说:“今天我不想来,我妈让我来,说来参加就给我一百块,我才来的。”接着又说,“快算算咱组得了多少分?我妈说得一分给一块,咱组是不是得了八十分?那样我妈还得给我八十块钱,哈哈!”
听到这番话,我和旁边的另一位妈妈都愣住了。
这本来是一次有趣有益的体验,没想到竟然有妈妈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进来。挑战赛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充分考验了孩子们的生存和应变能力,可是却有家长以给钱来刺激孩子完成任务!怎么看,这对母子都是参加了一场变了味的挑战赛。
好比让孩子吃蛋糕,原本蛋糕的美味就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可这位妈妈居然许以金钱作为孩子品尝蛋糕的奖励!
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有良好的行为或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大多会得到父母的奖励,其中就包括物质奖励。那么,物质奖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1973年,心理学家马克·R·列波尔和他的同事们在一所幼儿园中做了一组实验。他们将孩子们分为A、B、C三组,在实验的第一阶段,他们让孩子们画画,A组的孩子一开始就被告知,画完以后可以得到漂亮的、有金色星星的证书,上面会写上孩子的名字和学校;B组的孩子也能得到证书,但他们是绘画完成之后才知道的;C组没有任何奖励。
一周之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先前那些孩子进入房间后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其中有51名孩子选择了画画,18名来自A组,18名来自B组,15名来自C组。他们的画作由3名不知道孩子所属组别的评委评分,得分结果你猜怎样?B组平均得分最高,C组第二,A组得分最低。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事实上,儿童,至少是一些儿童,对学校安排的许多活动存在内在兴趣。本研究表明,在此类活动中设置外在激励系统将会破坏某些儿童的内在兴趣,比如那些在一开始还带有些许热情的儿童。”
人类天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我们应该很好地引导孩子去探求未知,挑战自我,而不是给予孩子赤裸裸的物质奖励,那样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如果没有奖励,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乏味无用,不值得做的。
无论是学校里的功课,还是课外的各种兴趣活动,我们都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内在兴趣,并逐步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动力,才能把孩子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这个过程远比以单纯的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进步要慢、要难,但一定更为有效、更为持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会建立起更好的链接、更为融洽的关系。
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收起惯常的思维方式,多动脑,多思考,为了逐渐成为一名有智慧的父母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