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记一(8)

2020-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唤尘

*50,精神需要分为浅精神-生理需要与纯精神需要,这正好跟人所做的事本身价值与额外价值中证明,人作为社会动物,自然人的精神具有支配地位,做的工作、兴趣、爱好莫不都是既满足精神又满足物质、安全(生理需求),所以它本质上只是在满足浅精神-生理需要,在人的存在自洽中证明自我存在。但本身价值中低的部分对应于浅精神,而本身价值中高的部分以及额外价值为纯精神需要。(这里还需要详细探讨一下这样的分类,以及人的各种需求分别属于哪一类)

*51,人的生命需要存在着,不论从出生,还是到死亡,都会关系到他人、影响到他人,一个人的最低限度存在一定是为了维持亲朋好友的情绪,为他人的存在证明去创造一个工具存在。当然,极端状态下,去毁灭自己也是去证明自我的存在,并未他人提供存在的条件工具。所以一个人一定会有价值,哪怕是一条狗。(人生哲学)(自杀是人性本身在精神之中的非正常状态,动物不会自杀,只会保存自我,人的精神建构也是保存证明自我,但前提是以情绪的体验平衡为条件感知,但价值却背叛着人的存在时,那么解脱情绪,恢复平稳,变成了生命的另外追求,它只是精神的解脱,从动物性来看,本身还是为了保存自我,这倒像是情绪在精神之下欺骗了人的生物性)

*52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生物性存在基础之上,去创造性的证明自我的社会性存在,不仅要教学生工具,更要有塑造其可以进行创新的头脑,学校、家长都将确保这一项。对于学校教师,学生不是他们证明自我的存在手段,其中物质只是基础,精神性才是最后意义的来源。对于家长,孩子不仅应是自我遗传存在的证明,它们更是一个自我存在的个体,此时,不应仅把他当做自我手心中的宝贝,从而在爱的名义下去摧毁一个孩子能进行创造的前提性条件。可现实中,父母都只是停留在当前将子女视作个人的财产阶段,它们承载着父母的欢乐工具,与安全感的载体,直到在高额的出嫁中被嫁到男方。在浅精神需要层面存在时,是人的自洽的死亡陷阱,也是多数人挣不脱的命运,因为这样自洽的自毁陷阱会通过观念而进行传递,从而导致整个历史的荒诞让几代人、几百年中只是活在虚无之中。(从历史中看人的价值,很有感染力)

*53,有必要将伦理学分为伦理哲学,伦理科学,道德哲学,道德科学。其中区分伦理、道德的地方在于伦理探究的是人的行为,人与人,人与物,而道德只是从解决人与人的冲突或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角度为出发点。

伦理哲学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层面来探讨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伦理科学是从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关系、行为,可以说如果去追溯历史,那这也可以叫做人类学,或者社会学、个体学;道德哲学是从个别美德的本体论层面让美德自洽,或从人性、人心、心理需要来说,可以把这当做是宗教学的现代发展。道德科学是从社会现实或具体规则的角度来探究具体的道德规则对人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专门研究现实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传播。

如果说宗教要有一天消失,这一定是在另外一个层面解决了人心的情感需求,可以将宗教精神嫁接到道德哲学,将宗教的追求目的通过此岸化嫁接到伦理哲学。

从这个角度,功利主义可以说是伦理科学的一个指导性结论,它可以用来指导人的实际行动,而不论涉不涉及道德。而道义论可以说是道德科学的一个指导性结论,让人无条件遵守去解决社会中的个别行为规范。(学科建构)

*54,人有无条件先天反应行为,也有后天无条件反应行为,前者涉及人的生物性生存是人为了生存而在行为模式中设定的不学自得的本能,如求食行为,哭声,人体对这些反应的寻求与满足会通过情绪所直接体现。后天无条件反应行为是人社会性生存而无条件支配人意念选择的观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这些观点来自无条件的宣传与信仰,是人在社会中遇到事情而自动处理问题的反应模式,比如,爱国,爱父母,可以说这类的情感-精神生存技巧也正是跟人的浅精神-生理相关,这也是人生存中如同生理存在一样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人生并不只是在这一层面处于自洽,人的所有存在也并不是只可以通过这两个底层次阶段得以体现。

*55,人体的大脑运作有知觉层面和非知觉层面,前者即日常,后者即睡觉,非知觉层面的运作可能会进入记忆层面,若是则可以在梦醒之后有所认识到梦中内容,但很可能只是停留在短暂的记忆层面,从而导致长时间到第二日早晨便什么都不记得。(大脑的本质-梦的本质-记忆的本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