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

你和写作高手之间只差一个卡片盒

2021-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东芝亲子读书

只要有一支笔,就可以开始写作,那你是怎么开始写作呢?

记得今年4月自己在参加视觉笔记训练营时,我们的作业是画两本书的视觉笔记,老师说针对这两本书可以写书评,当时我没有经验,也不懂怎么写,只会按书中的的原文写个简单的概括。

当我向老师请教要怎么写时,老师说让我给她看一下我的素材笔记。当时我就懵了,自己平时看书就在书上圈圈画画,视觉笔记作业每次发出去时我只有简单的按书中的一些内容做个概括,根本没有把素材收集在一起。老师回答我,没有把素材积累起来,写不出来很正常。从那以后我就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存在石墨文档里。

每个人都离不开写作,作为写作小白,我的写作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要写作时,就是拿起一张空白的纸,或是打开空白的一个文档,开始冥思苦想,有思路的时候会顺利的完成,没有思路的时候,可能对着电脑屏幕,或是拿着笔不知从哪开始写起。

看到共读群里介绍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共读,对于写作小白的我,很好奇用卡片怎么来写作,也很好奇怎么从阅读可以过度到写作,于是参加了这本书的共读营。

提起卡片笔记,让我想起了小学是老师让做摘抄,儿子小时候开始认字时也做成了字卡,写读书笔记时也会用卡片来摘抄金句,读完一本书不知不觉也抄了不少的金句卡。但是怎么去把卡片再次用起来,我还真的是没有一点经验。直到看完了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我才知道原来卡片背后有那么多神奇的秘密。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是德国作家申克·阿伦斯,他是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受益者,为了把卢曼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并结合多学科理论写了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2017年出版了德语版和英文版 ,今年经过译者LEO的翻译,这本书得以在中国出版。

卢曼是谁?他就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一生积累了90000张卡片,30年间写了58本书和数百篇文章。他是一个酿酒师的儿子,他是一名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后,他就回家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阅读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哲学、组织理论和社会学内容。

接下来,我会从三个方面来分享本书

一、什么是卡片笔记法

每当遇到不同寻常的事情,或者对所读内容有想法时,卢曼都会记下来。他也曾像大多数人那样记笔记,在文本空白处写评论,或者按主题收集手写笔记。后来卢曼意识到这样的笔记没有意义,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他将笔记写在小纸片上,并编上编号,然后将它们收集到卡片盒中。

“一个想法、一条笔记只有在他的想法和上下文的语境中才有价值。”书中提到记卡片笔记时,对于有用的学习来说真正有帮助的是将一条信息与尽可能多的有意义的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像把卡片盒中的笔记相互联系起来的做法一样。收集到卡片盒后,卢曼会思考笔记和笔记间的联系,构成自己的笔记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收集。

当别人问他如何能实现高产的问题时,他说他的生产力源于他的卡片盒。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卢曼强调自己从不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他甚至说:“我只做容易的事情,我只在马上知道要怎么写的时候才会写作。“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把笔记分为闪念笔记、永久笔记、项目笔记,本书增加了文献笔记。

1、闪念笔记:主要记录一些灵感 ,也是脑海中想法的备忘录,随时记录,及时整理,会在一两天内被扔进垃圾桶。

2、文献笔记:记自己不想忘记的内容或者可能会在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中使用的内容,使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不要只是抄写。把这些笔记和参考的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

3、永久笔记:经过深度思考,精心创作的笔记 ,标注来源,参考信息完整、准确、清晰、简短。是永久保存的。

4、项目笔记:特定项目周期内,相关文献收集,手稿、评论等 。项目结束后归档或删除。

四类笔记看起来似乎也没有太神秘之处,但是做成这些笔记后面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卢曼一生积累了 9 万张卡片,这些卡片存在 24 个箱子里。每一张卡片都有编码,以索引的方式存储。当他写要论文或文章时,他会整理出一份索引,挑选出卡片,拼接成文章。

二、卢曼的卡片盒是怎么设计的

“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阳志平先生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卢曼笔记法,第一类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学习的、你思考的。第二类,称之为“元认知”,即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卢曼卡片盒写作法通过新增加的这个盒子,能够更好地对”元认知“的内容进行保存和加工。一个盒子用于保存内容本身;一个盒子用于监控内容。

卢曼有两类卡片盒,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文献内容的主要说明。另一片是主卡片盒,主要是他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这些笔记都写在索引卡片上。

卢曼会为每条笔记分配一个固定的编号。如果现有笔记的编号是22,新笔记就会被编为23。如果和笔记22有关,则编号为1/22,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数字和字母组合,中间再加上一些斜线和逗号,能够分支出许多思想串。

每当卢曼增加一条笔记时,他都会检查他的卡片盒中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笔记,以便在他们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通过添加笔记之间的链接,卢曼能将同一条笔记添加到不同的上下文中。

卢曼笔记系统的最后一个元素是索引,他会从这个索引中引用一两条笔记,作为进入某个思路或主题的切入点。

三、作为一个写作小白的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启发

1、存储与提取负相关

“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考既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

书中提到了比约克的实验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卢曼曾说过:“不写就无法思考。”

有时候我们看了一本书,看过就看过,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没有真正的思考这本书可以帮助到自己什么,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又是什么,很多时候想法就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可是依旧没有行动,那么看过的这本书,懂得的这些道理似乎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影响和改变我们。

2、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的记个笔记。

要通过思考,把所学的东西和自己所学的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

“把想法写出来也是让我们的思路变得井然有序的最好方法。这里的写,不是复制,而是转化,是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没有任何作品是通过复制脑海中的想法而产生的。”

3、用笔记系统构建自己的外脑

“把感兴趣或者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用一促像集装箱一样标准化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笔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

记笔记不是最关键的工作,思考、阅读、理解和提出想法才是,笔记只是它们具体的成果。

写在最后:

“学习、思考和写作不应该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

如果你也喜欢写作,如果你也想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用笔记系统构建自己的外脑并让你的笔记产生复利效应,推荐你阅读本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