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
Attention: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不要被标题震惊了。
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
这个朋友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然而大家对待它的态度不一,而事实也证明只有做它的好朋友才会拥有开心的人生。
这个朋友,就是时间
学会把时间当作朋友,是自我学习与成长的关键要素
这本书相对来说青少年受益更大这本书我读了两遍,总体感觉给你讲了方法论但不止于方法论,作者更希望是点醒一下你,让你改变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
这本书的大体架构:
合理利用时间的策略——调整心态——管理自我来获得心智成长——学习——成功
主旨句: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运用良好的心智才能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只有开启心智和升级认知,才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一、你的时间策略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拖延症,除了拖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做很多事却没有大把时间不能坚持。
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
策略行之有效的前提是有目标,为了你的目标你要想好如何做到,脑子永远要走在身体的前面。 一定要定好战略性的计划(例如常见的年度计划)
可问题在于你有计划与梦想但是自己却做不到
书中列出了一些原因:
1. 错误预判自己的能力,一件事情花费了远超预想的时间
2. 排满了日程,结果时间不够用
3. 目标定的泛而空结果毫无动力 eg:我要学会弹钢琴,一天学一个小时
对策: 1. 拆 要让你的目标可视化、可行化(好像有一个著名的SMART原则) 目标定得具体详细,这样每天细小的进步都有动力。每一次完成一个小任务,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eg: 我要学会弹周杰伦的《七里香》
2. 对 计划要正确,为你的日程合理的留白,留出意外事项的时间。轻率地做了“一天一个小时”的计划,这基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全没有预估到意外的情况发生,时间安排不合理。
3. 目的导向 认准目标,学会计划与取舍。 像猎人一样寻找你最重要的猎物开枪。想学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 先学对你最重要的事情。
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哈哈哈
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这里就需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心理与大脑了,合理对待大脑“遗忘痛苦”的功能。
做得不好的,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免得好了伤疤忘了疼。
化痛苦为快乐,把日常任务换个角度想象成很愉快的事情——“背单词”想象背一个能赚多少钱
tips: 学会用你的零碎时间
二、 心态
—— 管理的不是时间,是我们自己
作者认为那些时间管理的很多技巧都是相当实用的,但这只是术的层面。没有解决时间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在于管理我们自己,开启自己的心智
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同样可以开启自己的心智。一个人的心智就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在游戏里,它被称为“经验值”。
当一个人的心智开启之后,他眼中的世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他用来理解世界的工具已经不一样了。这就好像一个人一直站在山脚下,忽然被带到了山顶,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
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对于心智成长,我的理解是眼界、格局与思维框架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和见识阅历的增多,心智是会不断成长的。 我感觉心智的成长是有不同的平台的,当你从一个平台跳跃到另一个平台,你就会发现思考事务的角度截然不同(可能是禅宗所说的顿悟吧)
以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我觉得阅历和眼界对于心智成长的推动远超年龄。 从大一上到大二上学期,生活日常就是上课打游戏背书考试以及加了一个学生组织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现在回过头来看,倘若我那个时候学会了时间管理,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用。可能均分会高一些,现在就不会是保研边缘而是肯定能保研了。那时的我哪怕是知道很多道理也只是听听而已,觉得离我还很远太麻烦没必要考虑,周围的同龄人也是各玩各的。
我觉得真正开启心智的时候是大二下学期,去到上海某985高校交流一个学期,至今觉得是大学最快乐悠闲的时光(๑• . •๑)
在那边从校园环境到科研实力、自由开放的氛围、老师、辅导员和专业院长对于我们专业本科生教育的重视都不是一个档次(高考真的很重要≥﹏≤) 在那里我见识到了机会与资源的差距,想想机会和资源的积累对人生会有多大的改变吧;刚刚认识到英语和科研对本专业的重要性(我们学校的渣渣教育啊);社交达人+学霸舍友让我见识到了另一种人生,哦,原来大学生活也是可以这样过的…… 真的像猫叔说的去结识更多的牛人向人学习带来的启迪是非凡的。
想说的是,即使你见识和阅历提升带来了心智的成长,完成成长与自我提升的过程还是漫长和艰辛的。
我花了一个学期去沉淀和积累才慢慢改掉玩游戏的坏习惯,现在还是上课摸鱼考前突击。
好的习惯: 1.记录时间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
准备一个只记录事件的日记,基于过程的记录。 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到底偷偷溜去了哪。
2. 制定时间预算
往罐子里放鹅卵石看起来塞满了,其实还可以放沙子,沙子看起来装不下了,其实还可以加水。 然而这里不是想说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要说明的道理是:
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你要认识到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去做以后很可能就不适合去做或者做不了了。因此,制定年度计划时要找到你的鹅卵石事件并做好预算,要运用心智,认真地思考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
三、 重新认识一下人生
你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确实有种种现实,尽管难以接受但确实存在。
1.世界上没有速成的事情,大部分事情短期内看不到成果。
2. 成长往往会遇到困难。 你会觉得事情自己不擅长就延后处理,你觉得事情太难了就不去做逃避。 但你要认识到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
3. 不要苛求完美
4.不要钻牛角尖
四、学习与成长
(一) 成长: 拿“我有的”换“我要的”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想要收获就只有一个字:“换”。 用你的时间和精力换取知识和经验,再去换取你想要的工作,用工作去换想要的生活。
然后不要自卑我没有光彩的简历,你有时间精力和健康的身体,在“我有的”这一栏永远不会是空的。
开启心智的方法也就是成长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捷径就是学习
(二) 学习
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1.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基础的体验、试错、观察到阅读、听课、提问…… 现今的时代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也要改变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
可以从人——事——书——网四个方面入手,个人觉得最有效的就是跟人学习,言传身教的影响往往比书本的文字来的生动而有效。如何去链接更多牛人并向他们学习?这个问题我也在一直寻找答案
2. 学习的目的
震惊! 你生命中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它!知道了学习的方式与目的,接下来是方向
3. 永远不要在大学里只学专业知识
这是我很想和每一个学弟学妹分享的道理。 每一个进入大学学习的人都会发现自己前面几个学期学的东西很快就忘了,即便你学的再好。理工科很多专业课的知识是需要应用于科研的,那么除了考试你至少要去参加几个科研项目对吧。 现在很多吃香的研究项目都是学科交叉的实验,如果只是拘泥于本专业觉得那个跟我们专业没啥关系不去学,那么你的思维与眼界也是受限的,很难拥有创新性思维。
有时间就要看杂书,越杂越好,多多益善。为什么呢?因为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通常都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事物的时候,更能迅速地在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篇幅有限不多赘述了)
很多时候你觉得是无用的技能与知识,就拒绝学习,很有可能会错失宝藏。往往在困境中支持你走下去的是你自身拥有自己却看不见的东西。
不要被人为划分的学科蒙蔽而忽略了知识间的联系,人文、历史、国学、艺术、计算机、经济、医学……你应该都了解一下而不是拒绝。学不过来?那就挑最感兴趣的。
4. 如何提高自学能力
你至少应该拥有的自学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
阅读: “阅读理解”这事儿说来简单,做起来其实难得很。在阅读之前,必须有一个甄别信息的过程——这信息可靠吗?有效吗?对我有什么样的帮助?甄别完成后,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要记住,记不住的就要复习;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以便将来能够随时找到。
不同领域的书对应阅读方法会不同,对于很多提升能力的书和现在公号的文章这个方法是很实用的。
写作: 不要求你文学素养多么多么高。只是表达文字本身的意义:写出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读完书之后可以自己尝试去概括。
实践: 以学英语为例,你背了那么多单词,就不去读读英语文章和书籍吗?
5. 学习的5把金钥匙
[1] 弄清楚基础概念
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一般人看见房子,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但是对于盖房子的专家来说,砖头分为好多种,每种功能都不同——这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
eg: 不知道“目标”与“计划”之间区别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最终无法达成目标;不知道“上学”与“学习”之间区别的人,他们中的高学历者会瞧不起那些学历低的人,同时,他们中的低学历者会瞧不起高学历的人。
[2] 嘴巴: 换一种方式说话
要知道什么时候说个人感受,什么时候说事实道理。 关于句式: 像“本来……就是嘛”和“要是……就好了”这种话是一点屁用都没有。它唯一的作用是你的借口,让你心里好受点。 但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最好经常使用的句式:
……是一回事儿,而……是另外一回事儿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3]耳朵: 学会倾听,沟通可以更容易
要注意的是,人们讲话的速度远远低于思考的速度,也就是说,我们在听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大脑是可以很悠闲的。 所以为了避免走神,不要插话,记笔记。
[4] 动手: 多积累才有灵感
例子是攒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你想写的东西的事例。
[5]反思: 只有复盘才能翻盘
可以准备一个记事本或者app写下你对某件事的感受与反思,万一后面碰上了第二次,就可以避免在同一个地点摔倒两次;同样,观察与阅读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其他人遇到这件事怎么做,书上怎么说的?
五、成功
成功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什么是正确的事? 这件事是否现实,是否对你有用,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正确的方法: 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哪三思呢?
即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三件事: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去做? 这样能减少你混日子的次数
想好之后呢?是不是该制订计划来完成你的任务了,别忘了前面的时间策略,将你的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子任务,越小越具体越好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不是所有人都有制订长期计划的能力的,可能你对你要进行的领域不太了解,也不知道未来一直下去会怎样,远期的东西可能太遥远看不清方向,此时不妨先做短期计划。
1. 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就计划考虑变化,同时一直修正得到适合自己的计划。
2. 由短到长
先从几天、一周、一个月的计划开始。
3. 预估留白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订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列表:让你的生活井井有条
出门忘带东西? 超市采购东西太多没买全? 推荐你用原始的方法: 纸和笔来记录清单(避免手机信息的干扰)
预演: 重要的事脑子里先过一遍
举个例子:演讲和发言时可以想象自己实际的场景,有哪些东西需要注意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什么东西。
六、行动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就从现在开始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对于你喜欢的事情,可能在几周或一个月内每天花至少2小时去做,由短到长,你会形成习惯的。
Tips: 学会独立思考 学习就是为了让你掌握思考的能力。
后记:
个人能力有限,用了四千多字才叙述完自己得到的知识。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心智成长和做正确的事的主旨外,还有拆分任务,先装鹅卵石和三思后行。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