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理

他人不知道,你如何成了今天的你

2017-04-15  本文已影响219人  一心小茶馆

1

大学里,有两个要好的同学齐墨和黎仲,是两位优秀又帅气的男生。而我来自农村,出身平凡,长相普通,而且还不聪明,但是喜欢课余实践。

我们三个是同一届的学生,只是不同学院。我们的结识,是缘于校学生会下面的创业中心。

我们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从结识之后,大家的成绩都变得很差,本来能拿到校长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的我,后来成绩也在大二大三,我们三人认识后明显下滑。

黎仲大一时,加入了校学生会,学习经济学的他,非常有头脑,就在校团委下,建立了校创业中心,并成为第一届的中心主任。

大二时,由于课业繁忙,黎仲就推荐了实践能力很强,而且是来自浙江有创业头脑的齐墨,很顺当地,齐墨就成了创业中心的第二届主任。

齐墨在创业中心工作时,为了拉外联,认识了很多企事业单位的高人,这些高人帮助齐墨在学校的创业板块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也成就了齐墨成为学校响当当的人物。

那时候,我们三人总会聊未来,聊梦想,聊创业,但是从来没有聊过学习。就这样,快乐的大学生活结束了。

齐墨后来通过校园招聘去了总部远在深圳的招商银行,而黎仲毕业后先是在学校所在城市长春进入了一家珠宝店,我也是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一家技术公司。

就这样,三个人散了。

这几年中,我们断断续续的有联系,齐墨在招商银行工作了不久,就离开深圳,回到了长春,投奔黎仲,他们一起在珠宝店工作,齐墨虽然家境殷实,但是自从工作后,就不再给家里要钱,所以投奔黎仲后,就和黎仲住在一起,黎仲很清楚知道齐墨没有积蓄,所以不仅管吃,而且管住,这样齐墨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再后来,在珠宝店工作不到半年的时候,之前老板的承诺没有兑现,他们两商量着一起离职,黎仲说:“齐墨,上大学时,你就给我分享过,你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不你去创业吧,而我想去北京看看机会,长春机会太少了,我们就此别过吧。”

齐墨说:“我虽然梦想很大,但是现在我起步资金都没有,如何开始创业的第一步”呢?“

“那你可以找同学和朋友凑凑钱,也可以给父母要一些钱,等将来你有了,再还给他们就是了。”黎仲鼓励说。

齐墨点点头,并让黎仲一起和自己创业,这样的话,可以相互照应。但是黎仲摇摇头,说自己不同齐墨,可以无牵无挂,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齐墨真的听了黎仲的劝告,向几个要好的同学凑了三万块钱,开始了创业之路。而黎仲从珠宝店离职之后,就到北京寻找机会,当时还记得,黎仲找到我,我给他推荐了一个机会,但是后来因为专业不对口,他选择了再看看其他的。

齐墨的创业初期,是通过淘宝网店开始的,那时候为了提高销量,还请我当他的客户,所以那些年的有几个月,我总能收到快递,打开一看不是一直笔就是一个小本本。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齐墨白手起家,今天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企业家,身家过亿。黎仲和我一样还是在单位上班,不好也不坏,和在北京漂的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上,虽然黎仲自己虽没有买房,娶了一个有房的北京姑娘,非常的幸福和睦。

今年三月份校友会,齐墨、黎仲和我三人又见面了,看到各自的变化,有惊叹,也有唏嘘。这次的校友会是齐墨发起和组织的,来了很多优秀的校友,有在国企央企上班的,有创业成功的亿万富豪、千万富豪,还有在国务院上班,平常我们这些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见到的。

会后,黎仲和我坐同一辆车,我问黎仲:“为什么当初不和齐墨一起创业呢,如果你也创业,一定比他更成功,因为我觉得你更是他的指路人,也是他的鼓励者。”

黎仲说:“我和齐墨不同,齐墨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浙江做生意的人,而且家里因为拆迁,政府还补贴了一套别墅,还有一套大房,他创业虽然不向家里要钱,但是他可以不用管父母,也没有兄弟拖后腿。而我不同了,高中时,家道中落,父母借了很多的高利贷,我们自己是通过助学贷款才完成学业,毕业后,我就一心想着为父母还高利贷,我不可能像齐墨那样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我选择了更为保险的工作赚钱,而是创业,创业的风险有的,但是那种情境下,我却无法置父母于不顾。”

黎仲似乎有些伤感,清清嗓子,继续说:“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说是齐墨的指路人,我曾经鼓励着他走出去创业,也曾在他贫困潦倒的时候,接济他一段时间,看到他有今天的成就,我也非常的欣慰,为有这样优秀的同学而高兴。”

我一直都为黎仲没有和齐墨一起创业,而觉得遗憾,但是当听到黎仲这番话,我才释然。

有时候,我们总在拿自己的标准,或者自己看到的去衡量和判断别人,但是其实除了本人,他人真的不知道,你是如何成为了今天的你。

佳心有约

2

很多的女生男生,包括我自己,这几年恋爱谈着谈着,突然有一天就分手。当亲戚朋友问及时,总是很尴尬得笑着说性格不合适,要不就是对方太爱花钱,要不搪塞说不是一类人。就连过年、过节回家,总是担心和害怕被人问及。

刚开始还给父母讲讲为什么谈着谈着就没有下文了,后来父母的唠叨挫败了沟通的欲望,连父母都会小心翼翼质疑得问:“妞儿,你是不是眼光太高,适当的也可以放放眼光啊!”

其实父母哪里知道,自己只不过想找一个知冷知热、能谈到一起的人儿罢了。但是现在的社会,爱情要不像快餐一般的被消费,要不就像海市蜃楼一样难以寻觅,只能将缘分二字当成最好的挡箭牌。

大家的时间都那样的宝贵,谁愿意静下心来去走到另外一个人心里,哪有时间去理解一个人真实的内向想法。前几天,有个朋友让帮忙介绍对象,还没有给他找到匹配的人儿,发来信息说:别人给介绍了一个,刚认识一个月,感觉差不多,要结婚了。

好吧,我想说连婚姻也这样武断了,没有好好接触就决定结婚,这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呢。虽然这样说,但是还是真心祝福的,但是自己内心却不愿意凑合。

别人不是我们这些未婚人士,所以他不知道你是如何成为今天自己的。

我也不是我那个朋友,我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是如何想的,也许他认识女友不到一个月结婚,是因为两年相见恨晚呢。

经常会看到身边人有着一些奇怪的癖好,比方说她特别喜欢吃包子,每周总有两三天去吃老北京的庆丰包子,我们都觉得难以理解,所以就做出各种推测:为了省钱吧,为了看包子铺中的帅哥,小时候没有吃过包子等等。其实后来才知道,她的初恋是在一家饭馆吃包子时认识的,而且后来他们总是一起去吃包子。虽然两个人后来未能走到一起,但是那段美好的回忆已经深刻的印到她的记忆里,每一次去吃包子,她总能回想起来初恋的美好和甜蜜。

很多的行为有时候不被理解,很多的选择也觉得令人诧异,可能这些行为和选择的背后就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时候是为了缅怀,而有时候又可能为了忘记。

不是每个人都能懂你,如果说与人挺,徒增解释,不仅没有必要,有时候别人听完后,反而觉得你矫情。

有很多的事情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的选择,我们的喜好,我们的厌恶,还有我们的担心和恐惧。我们做出的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无需昭告天下,无需过多的解释,想懂你的人有一天一定会明白,但是不懂的人永远无心去懂你,所以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别人不知道你如何成为了今天的你,你也不知道他们如何成为了今天的他们。不以自己的标准度人,尝试着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多思考,也是这便是最大的慈悲了。

佳心有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