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生露了脸(12.8)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33449/9aa7b4c094bacead.jpg)
今天是个好日子,杂事不多,教学顺利!上午处理完了23课的练习,讲解了句子结构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扩句训练,初读新课文,把读不准的多音字进行了复习。同学们纪律很好,劲头十足,学完课文又一鼓作气完成了一篇课外拓展训练。
下午大家听说小于老师去听课,都铆足了劲要给班级增光,个个都听得很认真。这一课是《月迹》。月亮的足迹看不见摸不着的,本来挺难理解,内容也有点繁琐。我提示同学们分三步展开了自学:开头齐读,找出时地人事。中间部分默读,画出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体会作者有什么不同的心情。孩子们学得都很投入。最后交流时每个问题都纷纷举手,一下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从屋里的月亮,院子里的月亮,到院外的月亮;读到天上的月亮,身边的月亮,心中的月亮。齐读时充满了期待;个人读满怀着喜悦;示范指导,读出了幸福和满足。当我讲到,心中有明月,一人一明月的时候,同学们个个眼中洋溢着美好和幸福。我才发现原来孩子们心中本就有一轮明月,只是我们过去忽略了它的美好。
这让我想起作家林清玄曾讲过的一个故事: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月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灵性。他喜悦地回到住处,却见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刚要离开时,在门口遇到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时,禅师说:“你走这么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色,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之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洒在茅屋上,禅师推开门,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在农村这片沃土上,这个故事有了新版本。老师就像老禅师,唯心中有明月,一切才得圆满,生活才能幸福;而工作中,唯有驱走阴云,擦亮孩子们心中的明月,他们的前途才能明亮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