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故事读书故事

潮州故事人物篇——潮州前八贤(刘允)

2021-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每日陈述
刘允(1069~1125),字厚中,是北宋海阳县东津(今属潮州意溪镇)人,从小勤读经史,聪慧过人。他曾四次被推荐参加礼试,宋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进士。登第后,历任循州(治所在今广东龙川)户曹、程乡(梅县)知县,历知新循梅三州,权化州(治所在今茂名化州)、桂州(广西桂林)知州。人称刘知州 相关评价刘允从政的一个特点是,体察民情,关心民瘼, 屡革弊政,多方减轻民众负担。 宣和六年(1124)春卸任回乡。此后又先后被委任为新、循二州知州,但都没有赴任而终老于家。宣和七年(1125)农历四月初一日中夜,刘允离开人世。去世之后,宋高宗赠谥“上柱国左金紫光禄大夫”。

相关资料:

刘允传世诗作有《韩山》七绝诗:“惆怅昌黎去不还,小亭牢落古松间。月明夜静神游处,三十二峰江上山。” 著有《刘厚中文集》,今佚。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109-117,共9页)中有文《潮汕医著丛考》,指出潮汕医学著作,以宋代刘昉《幼幼新书》及刘允、刘昉父子《刘氏家传方》启其端,明清以降,代有著述,而见存者盖寡。

南粤清风网”2017-01-23有文《刘允勤政爱民 子孙继承遗风建树多》,文中引用明代饶平人梁之屏在《潮中八贤歌》中“厚中渊博称书囊,户曹刬弊正输将。谕遣讙卒销剑芒,全活疑狱泽汪洋”的句子对于刘允的政绩予以高度评价。

文中对刘允的后代作了介绍,长子刘次子刘景,以及孙辈等。

刘昉为南宋官吏,喜好方书,感当时缺乏儿科全书,于是各方收集资料,命其部下干办公事王历、乡贡进士王湜整理编写是书,书成38卷,卧病不起,后2卷由楼门生李庚主持完成。全书分667门约120万字,编者收录广博,辑录南宋以前百余种医籍中有关儿科的医论和方剂,并汇集许多民间验方及私人藏方, 因而保存了许多今已失散的方书内容。方书用药治法详备,除常用的丸、散、膏、丹外,亦有针法,灸法及外治法。对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当代张长民先生在《刘氏家传方》辑校指出“宋代潮州刘允、刘昉的《刘氏家传方》,世无传本,仅保存于刘昉《幼幼新书》中,是宋代潮州第一部古佚医籍。刘昉《幼幼新书》四十卷,绍兴二十年(1150)刊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该书撰集了宋以前儿科学术的成就,亦保存了大量的古佚医籍,是现存的宋代儿科学巨著,亦是现存的宋代潮州第一部中医古籍。”

《广东史志.视窗》有《潮州桃坑刘氏先贤刘涣事迹考》一文,对刘允之孙刘涣作了研究。

至此,刘允及其子,以及其孙辈的主要代表者概要事迹及贡献已有个大概的轮廓,本人算是抛砖引玉,如能引起大家更多的兴趣,一起探索潮州先贤的事迹,引以标榜激励后人,那也就是功德一件了。
以上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人收集整理。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