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学生习作

【喜悦分享】与名人之约 8.1班 王奕涵 邹家华 胡欣怡

2022-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牧牧与晴

          我与李清照有个约会

      穿越千年,在拘俗守常的街头,她身上披着单薄的轻纱,从她的眼里看出无尽的哀愁。   

      一阵笑声从远处传来,是谁?原来是清照划着小船误入了藕花深处,那醉人的夕阳,田田的荷叶,盛开的荷花,连同她动人的笑容,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连水鸟也来凑趣,让整幅画面都活了起来。她少女时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溢满湖水,让我也沉浸其中,试问自己是否回到了宋朝。   

        后来,她带着才华,带着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进了赵明诚的生活。他们刚结婚时,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生活虽有些平淡,但他们还是会去搜罗金石书画。若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却囊中,赵明诚就算将衣服当掉,也把文玩买回家中。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登前对坐,说说说笑笑。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上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他出自于哪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城查证时,她总是信心满满地举杯在手。共同的志趣把他们的生活演绎得多彩多姿。正是因为他们良好的感情,才有了丈夫出差时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佳句。    可没人察觉,一场变故已在阳光下萌生。丈夫的去世,国土的沦丧,转眼间幸福的生活就像那七彩的肥皂泡一个个破灭,浸润在幸福中的清照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无家无国,无依无靠,清照就像那秋日里的一片落叶,任凭风吹雨打。当所有的苦难接踵而来,压在清照稚嫩的双肩上时,这可怜的女子又怎经得起这诸多的打击?她只能整日以泪洗面,从清晨苦熬到黑夜,这期间有过多少叹息。那满腔的愁苦积聚于心,丝丝缕缕流淌成千古绝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那万般的愁苦浸透了字字句句,每品一字,满心里都滴满了愁。

      李清照之坚韧,李清照之豪迈,李清照之文采又有谁可以匹敌?                        喜悦分享人: 8.1班  王奕涵

              我与杜甫有个约会           

      我倚在床头,手里捧着语文课本。虽是假期,但书本还是要温习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看到这里,我不禁望向窗外,此刻也在下雨,不过这是夏季的雨,雨点很大,不停地敲打着玻璃,虽然没有强风的助威,但窗外的树影依然摇曳不止,它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杜甫的茅屋在风雨中摇摆的样子。看着看着,我的眼皮渐渐发涩,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蜷进被窝里,沉沉睡去了。         

      当我一觉醒来,睁开眼睛时,我这是在哪?眼前竟是一所破旧的茅屋,屋顶的茅草稀少而杂乱。我正诧异,只见屋内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一身土布衣衫,胡须凌乱,眉宇间似有无限愁意,口内正高声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心中一亮,这不是“诗圣”杜甫吗?我急忙走向前去,高声喊道:“杜甫先生,请您留步!”杜甫望我一眼,惊奇道:“你是何人,缘何唤我?”“我非常喜欢您的诗,也很崇敬您。能见到您真令我兴奋。能和您聊聊吗?如果您不忙的话。”“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我无田可种,无事可做,能有什么忙的呢?”然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我明白,‘安史之乱’带给人民和国家太多的灾难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凝重的诗句足以见您深刻的情感。不过,话说回来,有句古话叫做‘国家不幸诗家兴’吗。这也更增加了您写诗的题材啊!”“这是什么歪理,国家兴旺发达,我们一们有诗可写,就如太白兄,赞美国家的美丽河山。再说,诗家兴衰怎能比国家兴衰,我身为大唐子民,只愿大唐国强民富,个人得失有什么重要的?”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感动极了,杜甫的一腔爱国赤诚比满腹才情更令人敬佩。“不过,既然你的心中这么凄苦,干嘛还要写这么凄苦的诗句?这样不是只会让你活得更痛苦吗?”“我是平民百姓的一员,写诗当然也要写我的兄弟姐妹,为他们代言。国破如此,还一味高唱快乐或缠绵,又有什么意义。那些为了附和权贵,说违心话的诗我写不来,也不屑写!”“嗯,您说得对,其实,畅所欲言,写己所思才是最快乐的。”“是啊,是啊!”杜甫捋着零乱的胡须,不住点头,看来这是他的心声。“杜甫先生,您不要这么愁苦,风雨过后才会有美好的天空,待‘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会再度繁盛的。”我望着他那始终拧着的眉头,于心不忍地安慰道。“但愿真如你所说。”听了我这句话,他的眼中闪出一丝期待的光芒,嘴角也禁不住微微上扬了。我也跟着他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突然,我的耳边一阵铃声,我猛然睁开了双眼,原来刚才是场梦啊,现在才是真正的天亮了。我抬头望望光彩照人的太阳,天空好美,如今我能住在广厦里,可比杜甫幸福多了。想到这里,我脸上的笑意不自觉地加深了。                                   

              喜悦分享人:8.1班  邹家华

            我与茅以昇有个约会

                      ——桥梁之父

        茅以升先生是桥梁史上的明星,照亮了这一片天地 。茅以升先生参与修建过很多桥梁,得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桥便是他的杰作之一 。

        从小开始,他便因为桥塌事件,坚定了造桥之心这也是他造桥之路的精神支柱。而后他建造的钱塘江大桥,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成了中国建筑工程的体现,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他的努力与坚持也造就了他造桥之路的成功,他的一生,都在为桥梁做出贡献他造桥,懂桥,爱桥。而后在1920年,获得美国卡利基理工学院工程博士学位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尽管那时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片破败景象,他也毫不动摇这一崇高的信念。回国后,茅以升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为贫穷落后的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工程技术人才,可见 先生的爱国之情,也是始一而终的。作为一个科学家,先生也深知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他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人才,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呕心沥血。他为中国教育改革殚精竭虑。   

        而以茅以升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奋斗精神以及热心报国的奉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了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的坚持与执着也是值得学习的。

              喜悦分享人:8.1班胡欣怡

快乐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