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橘洲分舵

《复盘》第8次作业

2018-01-19  本文已影响17人  4队_长沙橘洲_老向

8/21【4队-橘洲分舵-老向】复盘21天悦读营第二期【复盘】-【事前有沙盘,事后有复盘,实现能力提升】

【片段8】陈中《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P44-45.

邱绍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P23-24.

要求:

1.理解部分:本片段为两本书的各页,重点体会自我复盘案例中错误的发生,是否因为没有落实“指挥官意图”而导致无效工作。

2.联系自身案例:请结合前五拆中的案例。探讨案例中的除了发心外,想做好工作,但落实不好的过程反思。

3.A1+:按照“指挥官意图”原则,调整做出对的行动计划

【I理解】

指挥官意图,指的是上级指挥官只下达任务,告知“做什么”,至于“怎么做”,由下级指挥官自主决策。这样做,有利于发挥下级指挥官和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能为完成任务提供新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指挥官意图”模式适用于下级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

【例子】古时候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说“只要我帮你把仗打赢,详细的作战方案只能因时因地制定,哪怕是皇上的作战方案我也为接受”。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只从战略上确定三大战役的方向,而将战场上的具体决策权交由前线指挥官,就是“指挥官意图”的例子。相反,如果毛主席当时将方案制定得非常详细,可能会适得其反。

但是,如果下级完全不懂该怎么做,可能导致犯错,达不到目的。

【反面的例子】古时候,有小女孩几岁就嫁到婆家,称为童养媳。一位童养媳在婆家因做家务做得不好被婆婆殴打。三天后回娘家,小女孩对妈妈哭诉“婆婆经常殴打我。”妈妈心痛地问“是什么情况?”小女孩回答说“煮丝瓜没刨皮打了我,煮茄子刨了皮又打我,小媳妇真难做!”

所以,“指挥官意图”的模式是一种能创新的模式,但我们在运用“指挥官意图”模式时,也要分析是否适合。

不管是什么人,都有可能犯错。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第一,犯了错误不能发现并改正;第二,犯了错误不汲取教训,下次再犯;第三,犯了一次错误自己下次不再犯错,却不与他人分享,导致他人犯错。

在联想公司允许员工犯错误,但有两类错误不得犯:第一类是触碰“底线”的错误,犯了就严厉查处;第二是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犯了将不获重任。可见他们对再犯同样错误的重视程度。所以,我们做完一件事后,特别是做错一件事后,一定要记得复盘,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A1】

还以前面的案例来说。

【背景】

星期天上午9点,老婆对我说,中午有客人来家吃饭。我也没问有哪些人来,去菜市场买了鱼、腊肉和蔬菜。买菜回家后,家里来了五位女同志,还有两个小孩,自己感觉菜不够,赶忙将冰箱里的菜拿出来解冻,手忙脚乱做了几个菜。吃饭时,有三个菜比较合口味,两个菜比较辣,还有几个菜味道一般。客人走后,老婆埋怨我没招待好。

从“发心”的角度探究主观原因有两条:第一,我和老婆对这次请客不够重视。既然要请客,就需要提前联系,准备充分。临时联系,没有策划,就只能简单吃个饭。第二,从客人角度思考不够。只想符合我自己的口味,没有考虑客人是女同志和小孩,辣椒放多了,盐也放多了。

再分析,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老婆说做一个腊肉,“指挥官意图”是将腊肉做得可口,至于怎样去做,就由我负责了。结果我将腊肉做得太咸,效果不好。其实,以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老婆也批评过,这次又发生,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怪不得老婆不高兴。

【A1+】老婆下达“指挥官意图”后,我应该从战术上考虑怎样实现“指挥官意图”,将腊肉做得可口,可以先将腊肉用高压锅压几分钟,压炒,就不会那么咸、那么硬了。


【R1】陈中《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P44-45.

发现新知识和新思路

复盘,是我们知识组成的重要来源,也是自己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通过复盘,可以发现新的信息,提出新的假说,总结新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一步一步接近问题的真正解决。

在《粘住》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指挥官意图”(CI)的概念。[10]

美国陆军士兵在做出每一个举动之前,都要遵从相当多的计划方案,这些计划可以上溯到美国总统最初制定的命令。总统命令参谋长官们完成一项任务,这些参谋就会为这项行动设定一些具体的计划,然后命令这计划就开始逐级向下贯彻——从上将到上校再到上尉。

这些计划都极其详尽地规定了“行动计划”和“行动定义”——每个阶段将做什么,将会使用什么设备,将如何取得军需品,等等。命令则越来越多,直到能够具体地指导每一个步兵在特殊时刻及时地采取行动。

美国陆军在计划阶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计划的流程往往要经过多年改进,这个系统充满了反复沟通的过程。它只有一个缺陷:计划到最后经常失效。

……

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陆军修改了计划流程,创造了一个叫“指挥官意图”(CI)的概念。

指挥官意图是一种清晰、明确的表述,出现在每一份命令书的最上方,它详细说明了计划的目标,以及此项行动最终的理想状态。在陆军的高层,指挥官意图可能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摧毁东南地区敌军的士气。”在战术层面,对上校和上尉而言,指挥官意图则更加具体:“我的目标是让第三营占领4305号山头,清除山上的敌军,让敌军只剩下无关大局的残余势力,因而在第三旅侧翼通过此处时我们可以提供掩护。”

指挥官意图绝不具体规定很多细节,细节会因为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变得无效。“你可能失去执行原定计划的能力,但是你永远都不会失去执行最终意图的责任。”科蒂茨如是说。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一个第三营的士兵在4305号山头上,他也得尽他所能保护第三旅侧翼的通过。

美国陆军通过对计划经常失败的事件进行复盘,提出了“指挥官意图”的概念,为完成任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每个人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思路,都可以说是复盘的结果。

【R2】邱绍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P23-24.

(3)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而且公司要想鼓励创新、推动变革,也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因为若不宽容失败,就没有人愿意去尝试新的做法,每个人都刻板地按照“规定”去做(因为那样万一错了,自己也可以免责),那样的组织就会僵化、没有活力,甚至出现“宁可不干,不可做错”的诡异现象。

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第一,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并采取纠正措施;第二,不能从失败或错误中学习、汲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第三,不能进行经验教训的分享,一个地方犯过的错误,其他部门或人员重复再犯。对此,通过复盘,及时发现错误或偏差,查找到原因,学到经验教训,并采取纠偏措施,就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机制。如果能把复盘的结果进行共事,就可以提高整个组织的智商,做到“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这是学习型组织的快速检测标准之一。

例如,在联想,允许员工犯错误,但是以下两类错误除外。

一是“吃水线”以下的错误,是指涉及原则、底线或者危及组织生死存亡的重大错误。这类错误是不能犯的。例如,在联想,企业文化的核心准则之一是“公司利益第一”,底线是“不谋求个人私利、反对宗派主义”,如果哪个干部触犯了上述“天条”,不管其能力有多强、业绩有多好,也要坚决查处。

二是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在联想,选择干部的标准之一是“有很强的总结反思能力”,其基本要求就是“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公司可以给员工“交学费”,但员工不能从错误中学习,是不会被认可和重用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