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山海经》||概述
01
书架上有本《山海经》,刚买来的时候翻过两次,也仅限那两次。最近看到葉葉素心老师解读《山海经》的文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有出处也有典故,很有意思,喜欢。
于是想起书架上那一本。从角落里找到它,一副寂寥悲凄的模样,似在无言控诉我的罪孽。带着赎罪的心,再次阅读并记录。阅读时查阅了一部分资料,B站博主“悟空的宝箱”的解读,既详细又有条理,下面的解读基本上是对“悟空的宝箱”视频版的文字化处理,如有不妥,通知删除。
02
《山海经》一共十八卷,五卷《山经》,十三卷《海经》和《大荒经》,具体结构看下图。⬇
根据史料记载,《山海经》是对一幅山海图的描述,先有山海图再有《山海经》。而这幅山海图最初是被大禹刻在象征九州的九个大鼎之上。九鼎的地位相当于传国玉玺,“得九鼎者得天下”,这也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九鼎经历了夏商周三朝,秦统一六国之后,九鼎神秘消失了,山海图也消失了,只余一部《山海经》传世。有人说只要找到了九鼎,就找到了山海经的秘密,也有人说山海经描述的并不只是九州大地,而是当时的整个世界。因为书中描述的很多地貌特征目前已经被很多人证实与国外很多的地方极其相似。但是从现在的中国到其他大洲,即使坐飞机也要七八个小时以上,不要说本书写于周朝以前,就算按很多学者的说法,它成书于汉代,汉代出行和行军还是依靠马力和人的脚力,且那时候没有水泥和沥青,道路崎岖难行。难不成那时候的人都有夸父一样的脚力吗?如果没有,古代人是怎么到达的呢。退一万步说,古人即使到达了书里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又是如何在地况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完成的考察呢?如此种种,令后人对《山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不可否认,我还没有那个能耐论论证书中所写是否真实,重读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或者说猎奇的心里。如果有人凑巧读到我记录的东西,看完一笑即可。莫当真!
九鼎
山海图
《山经》是基于各地山川,描述了九州大地的草木鸟兽、人文习俗等等的内容。《海经》分为《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三部分。《海内经》记载的是海内的神奇风物,《海外经》记载了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和海外经的地理区域一直备受争议,却始终没有定论。《大荒经》记载了与皇帝、女娲、大禹等相关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全书大约三万两千字,10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和400多个神奇怪兽,内容包罗万象。
03
《山海经》篇幅不长,却有很多未解之谜。有些学者把他当作地理志研究,但是对于书中描述的地貌到底属于哪里却没有准确定论。
关于《山海经》的内容到底是神怪志,还是确有其事,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山海经》纯属无稽之谈,都是想象出来的,内容虚幻,不靠谱。司马迁说《山海经》的内容“余不敢言之也”,鲁迅也说《山海经》是“古之巫术”。但是经过考证,书中所描述的很多山河却是真实存在的,且地理位置与现实大体一致。当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说,《山海经》的《山经》部分基本是反应当时真实情况的地理书。所以说,《山海经》并非全部志怪,也并并非全部真实,而是真实与想象的产物。
据说周朝的时候,《山海经》曾作为官府的秘密档案进行保存,如果此话属实,那么它的内容也就大有文章了。于是有人大胆猜测,说《山海经》所描述的地理是白垩纪时期的亚洲,它记载的内容是史前文明,而非我们这代人类的事情,而且这个史前文明是外星人建立的。持这个观点的学者(丁振宗,马来西亚学者)说,大洪水是人造成,造成大洪水的就是大禹,大禹是制造洪水,而不是治理洪水。他还认为,蚩尤和皇帝的战争是两个外星民族为了争夺地球资源而展开的核战,《山海经》里的怪物是用于生产和战争的机械。之所以把这些内容用荒诞的形式表达出来,与战争时期军队的密码书是相同的道理,只是不想让普通人明白其中真正的信息,持这个观点并积极为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的学者本身也是一位物理学家。
具体真相如何,我们无从知晓,更难以判断。所以读《山海经》,只把它当作《山海经》来读就可以了。 上古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