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已去,安心过秋
下了好大的决心,终于再次去了半个小时路程外的健身房。上一次去还是两个月前,夏天。熟悉的路,一个人走了好久,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赶路,就当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但还是觉得累,大概上周工作太累有点后遗症。
秋天的天空,总是那么惊艳秋天的天空总是给人很多惊喜,黄昏往往会出现火烧云之类,或者像今天这样满天的云彩,形状各异。心底的那份懒惰大概也被这样的景色驱赶走,回到家立马换了衣服出门,真的害怕下一秒会改变主意。初秋,还残留着夏日的燥热,但已多了秋日的微凉,银杏树的叶子边缘已现出黄色,过不了多久,它就要满树金黄,褪尽繁华,安然过冬了吧。季节的更替如此之快,夏日就这样过去了。
我的夏日,充满盼望与期待,浮躁的很。进入六月中旬,工作已进入较为清闲的阶段,少了些紧张忙碌,心有些飘飘然,等待着休假。朝九晚五点半的每一天做过什么都已忘记,大概是在为生计的焦灼和努力后的失望中度过的吧。七月初,确定了休假计划,心里尽是盼望,热切地盼望时间过得快些,再加上闷热的天气,常常被热醒的早晨,心里更是煎熬。后来,休假出去玩了一圈,回来后心还是不定,那时单位上班有的休假,有的上班,容易心不在焉的很。只盼着那两周早早过去,回家避避暑去。那时,特别想找点不用动脑、消磨时光的书来看,就去找了苏枕书、张怡微的书,每日下班后窝在床上,读着她们笔下的异乡,京都,台湾,仿佛才可以暂时逃离烦躁的心境。她们书中的很多句子我都想抄下来,一个人醉心在文字建构的缥缈世界中,不想出来。
当然,在看过她们淡淡的文字后,也终于懂得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有琐碎的日常,大部分时候波澜不惊,心底也都有愁绪烦恼,长吁短叹,也就对自己如今的状态不那么恍然了。毕竟,时间还是在无情地流逝啊。
七月底回家了,短短的一周,却堪比北京的一个月,那里时光很慢。北京每天下班后六点会觉得这一天过去了,而在家即使晚上七八点也觉得可以做好多事情。故乡在记忆中是美好的,每每置身其中,就让人心生感叹,好多现实在那里,不能逃避,只有勇敢往前走。当再次离开,心里多的是笃定,不是留恋。
刚回到北京的那天立秋,如果没记错的话,但北京仍然是夏日,过渡的时间并不需要太久。好好收拾屋子,洗洗被单,一切就都和原来一样了。最近朋友寄来的有鹿的书中写道,“这样一件一件事情地坐过来,感觉到自己的秩序好像在这些琐碎的日常事件里开始重新建立。至于秩序是不是有用,是否只是徒劳,我自己也是一无所知。”这几天累的时候就去洗衣服,打扫屋子,慢慢发现,脑力劳动之余,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帮助我们重获沉静的心,做饭也是。昨天买了豆芽做菜,一根一根地去拣,刚开始觉得烦,后来慢慢地,竟安静了下来,一会儿也就做完了。
很多时候,不要问坚持做某件事的意义,或许结果并没有意义,而在于坚持本身,为我们带来了有秩序的日常,你不会觉得无事可做,不会无聊,不会那么容易悲伤和幽怨。以前每天早晨起来洗漱的时候都会随便放着BBC听听,其实也就十来分钟,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就断了,至今也没有续上,养成一个习惯很难,但打破却那么容易,因为懒惰,忙碌,就那么放弃了,其实挺遗憾的。
秋夜微凉,上完课出来天已经黑了,好长的一段路,感觉自己走不回来了,但还是不停地走,路过水果店,还是忍不住买了四分之一西瓜,这是夏天的味道,吃一次就少一次了吧,多吃点,心想。
晚上不想做别的事,如今有deadline在前方也那么淡定了,相信自己可以赶在deadline到来的几个小时之前做完,仿佛先前多用功都是一种浪费。我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人,变了。
夏天就这么盼着过去了,希望秋天可以安心一点,别等待,别望眼欲穿,安静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