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們相信不凡才有不凡-《媽媽的神奇小子》

2021-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林書鈺

這是以香港殘疾運動員蘇樺偉為背景的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選角,選得非常好,特別是主人翁的童年,少年,青年,都有些相似的樣貌,讓觀眾很容易帶入裡面,不容易出戲.而且三個演員都演得非常好.童年的主角演出了童年的天真無邪,就算是母親如何罵他,他總是笑著面對他的母親.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也許母親會從你出生的時候一直愛你到她離去,而孩子會從出生到死去都會一直愛著他的母親.小孩對母親的愛是真誠的,無私的.也許只有笑才能撫平母親心裡那一道道傷痛, 一條條眉間的皺紋. 少年的主人翁開始有更多的表達,我們就知道母親很愛他,他也很愛他的母親和他的家人,他能做到的是滿足他家人對他的期望,所以他總是在拼了命的努力著.當他不能再跑更快的時候,他拿著膠袋套頭,去痛苦,他也許是學別人,也許是覺得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他的痛苦和眼淚了.到了青年的主人翁,他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他有自己喜歡的女孩,但他也知道兩個的距離,所以他沒有表白,沒有說出口.我們在青年的主人翁裡面看到了他漸漸成熟的一面,雖然身體上有缺陷,但心理上他們是沒有缺陷的,他們期待著正常人的生活,他開始有自己的擔當.當父親受傷需要休息2-3個月的時候,青年的主人翁開始說服母親,讓他去工作.他也曾在現實和理想中掙扎,要如何選擇,在這一段故事裡,青年主人翁表現出的煩悶,暴躁,不安,這也不是正常人的寫照嘛.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母親和蘇樺偉的吵架的對話,蘇樺偉說:你一直都當我係殘疾,因為我殘疾所以你要我接廣告,怕我以後自己生活不到,因為我殘疾,所以你要生細佬.潛意識是你一直都不相信我有自我照顧自己的能力.是的,當所有人都當他是殘疾的時候,他卻從來沒有當過自己是殘疾人士,他當他是一個正常人,他認為他可以去工作,可以去面對這一切.而母親的話卻告訴他,是的,當所有人當你殘疾,你不想再走路的時候,我逼你走,你哭,街邊的人指罵的是她,當你不想跑的時候,她鞭策他繼續跑,旁邊的人指責她,是的你殘疾,但受苦的不是殘疾人士,而是他的照顧者.世人都不願做一個壞人,所以不容易指責弱者,但是世人卻會指責他們的照顧者.誰都想照顧好小孩,但不是每一個照顧者都可以顧好全面的事情,照顧者有時候也受了許多的苦,希望這部片子可以讓更多的人甦醒,去了解殘疾人士的他們苦楚,知道照顧者的心酸.是的殘疾人士的每一個獎牌都是他們克服了自身障礙,然後再去追尋期待才有的.我認為他們每一個運動員都值得我們去尊重.

蘇媽總是說:你既然不是一個普通人,那你就別做普通人了.她總是相信著他的兒子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她從來不懈怠她的兒子,總是會陪著他跑步,總是會在練習的時候,坐在球場外看他兒子的表現.而主人翁也正因為母親的信念,在日後的比賽中也認為自己是可以拿第一的,所以人就是要相信自己是不凡的,才能製造不凡.

然而對於這個兒子,蘇媽放入了太多的愛,這也讓她忽略了她的小兒子.這大概就是殘疾人士裡面家庭縮影,你以為健全的人士會有父母的愛嗎,不會的,因為他們的愛總是會給弱者,因為他們知道健全的人士會生活得好好的,而他們總是擔心這殘疾人士他們不能自己生活,所以總會因此而放入更多的精力.

殘疾人士呢,其實當他們心智健全的時候,他們只想著可以跟我們一樣地生活.他們在過去的日子裡,開始找到了朋友,開始知道如何去工作,他們也發現啊了自己的特長,就如蘇樺偉所說的一般,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工作,能夠養活自己,他們不想再在別人的身上虧欠太多,所以他們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會克服許多的困難,做到正常人能做的事.他們也只希望做一個正常人. 其實他們就是正常人,甚至比許多的人更強. 

蘇樺偉在找到他的興趣,他的母親問他要去做跑步訓練,會很辛苦,他說跑步怎麼會辛苦呢.是的當我們喜歡時,就不覺得勞累了.當母親跟他說為什麼小明跑得比火車還快,蘇樺偉回答到:因為小明跑得真的很快.是的他也堅信著人是可以跑贏火車的,他是可以跑贏火車的. 在一次一次的訓練裡,蘇樺偉在母親的一次次的陪伴和鼓勵下,終於跑贏了火車,這是讓人多麼鼓舞的時刻.我看到的時候就覺得蘇樺偉是發光的,是讓人敬佩的.

社會不公

這一部電影也揭示了殘疾運動員在面對著同工不同酬的尷尬處境.如果說張振朗拿了冠軍可以買到一間房子,而殘疾運動員拿了冠軍卻也只有幾萬獎金,買幾部iphone就應該沒了.其實他們在日後的生活是更加艱難的.蘇媽為此鼓勵主角去接廣告,希望以後的生活不至太過艱苦.在整個過程中與兒子產生摩擦,導致蘇樺偉在最後的前兩項賽事失利.政府應該對此有公平的待遇才對,他們克服了自身困難,去挑戰正常人都難以達到的高度,這不是更令人鼓舞的精神嘛.

不管這個社會如何, 我們都可以自信的去面對,因為相信自己,所以無所畏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