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好思考》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裕华同学

最近看完了成甲的《好好思考》,想着趁着今晚将自己对书的内容作一番回顾。因此,我也尽量不去翻阅身边的这本书,看看自己能记起来多少(这篇是初稿,由于个人记忆问题本文跟书中内容可能有些出入,当然以书为准)。

说来惭愧,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读完本书就该立刻写笔记作回顾的。但最近几天实在太忙竟抽不出时间,一拖就是好几天。今天可好,躲不了了,那就来个一石二鸟。

成甲的上一本书《好好学习》我在前年就已经拜读了,是有关多元思维模型的。作者用了“临界知识”这个概念来表述,在如何学习上作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我想这本《好好思考》应该会讲另外一些其他的内容,没想到这次又是有关多元思维模型的。起初难免觉得奇怪,同一个主题写了两本书,能写出多少新意呢?

但读完全书,真觉得作者牛掰克拉斯!作者自己一开始也在担忧同一主题有没有必要写第二本,能不能写好。但当作者举了塔勒布(塔勒布就“不确定性”这一主题写了《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以及《反脆弱》三本书,并且三本都大获成功)的例子后,他决定尝试一次。

事实证明这个尝试非常棒。而且作者还说了他要酝酿着写第三本了!让人期待。

纵观全书,《好好思考》的宗旨就是帮助读者如何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那么首先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这个概念是由查理·芒格第一个提出来的。

查理认为用一种思维模型去解决问题无异议手中拿着一把锤子,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是钉子。这就好比经济学家如果只用供求关系(或其他经济学原理)去看待一切事物一样,必定有失偏颇。

查理说:“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这就是查理的多元思维模型。

其实我第一次读这句话时刚开始觉得很震撼,接着就觉得方向全无。到底该怎么做?重要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倒是知道,但它们的重要原理都有哪些?自己就很懵了,哪还敢指望“经常使用它们”。

显然成甲也意识到这个“多元思维模型”对很多读者造成了困惑,因此他在书里作了详细的阐述,结合自己和他人的学识经历,给出了很多精辟的表述和总结,令人茅塞顿开!

成甲先阐述什么是思维模型:“思维模型就是我们思考问题进而做出决策思考的模板”,或者说“思维模型就是思考问题的套路”,“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多元思维模型?

这是因为“用那些超越了个人有限经验,被人类严谨、反复验证的跨学科原理和规律做决策依据,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不行啊,还是要翻书查看,自己根本记不住!)

成甲强调,跨学科学习的关键根本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不同领域间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经常问为什么。除了问题本身,我们还要对答案追问为什么,这样才能透过问题或是答案直达它们的本质,从而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律,然后令其作为己用。不断的追问有助于归纳总结这个问题属于哪个范畴的问题,可以运用什么原理去解决;那个答案的背后又透露出和什么哲学问题有相似之处,可以归纳为哪个底层思维。

凡此种种,我们可以不断追问,让自己更好的理解问题和掌握答案。从而更容易的解决类似的事情,进而解决不同领域间面临的共同问题。

至于什么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四个层次,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如何搭建高效的多元思维模型知识系统……书里说了一大堆,成甲又是举例又是论述又是总结,生动形象,发人深省。但一到自己写反思笔记了却怎么也组织不起来,哎。

是书中内容太多了不好总结、自己消化能力差理解不完全、时间太少写不了,还是说自己总结能力就很不好呢。

嗯,这个要好好思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