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布道者——辛意云
辛意云一共有两讲,《自我生命主体的建立》和《大菩萨行》。前者讲儒家,后者讲佛家。
辛意云的形象很传统。挂衫,手串,玉坠,一袭在琉璃厂常见的成熟男人装扮。讲课时很投入,不但手舞足蹈,激动处还会急踱碎步,满场穿梭,赤诚之意溢于言表,彰于行动。
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人与外寇屡战屡败,终于在“五四”达到怒己不争,哀己不幸的顶点,选择通过与过往的彻底决裂,找寻存国救族的道路。时过境迁,随着二十世纪晚期至今的大陆经济崛起,中华文化圈开启了找回自信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寻根成为一个重要的路径。历史上的大破遭遇了今天欲立的矛盾,白先生举办《中国文化经典选读》的用意就是试图在矫枉过正的破中妥协与恢复,从而拾得继续上路的自信。
辛意云讲儒家重在《论语》,也即最原始和核心的儒家思想。具体而言,重在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更具体而言,重在“乐”字。辛意云师从钱穆,把“乐”字解释为“觉”字。这中间引用了从形到音的考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定意,让儒学的精髓有了另一种呈现。学知识经验,交人际往来都是手段,根本要落在自觉上。自觉就是“自我生命主体的建立”。一旦自成,无关外界褒贬,自立君子。从这个角度而言,儒家与今天当道的西方基督教个人主义在根上是款曲想通的。我很欣赏这种理解儒家角度和追寻自信的态度。自信的基础是合而不同的尊重,自信的目的是自我怡然和对他释然。优越与傲慢其实并非自信。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广泛而深刻的外来文化输入。在山河破碎,人间迷惘的南北朝,佛教开启了中国化的历程。这个历程不是简单的翻译和适配,更是原创佛教思想的升华和中国自源文化的涅变。与今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很多可比之处。
《大菩萨行》的标题很好地反应了辛意云想要表达的内容。大,是要将自我的三观放在一个更广泛,本质和客观的背景下去做思考和融入,从而求得“空”-真;菩萨是佛教的一种境界,也是一个术语翻译。辛意云解释了很多佛教术语的翻译原则和本质的意思,不但折射了佛教中国化的动机,也让普通人对于很多朗朗上口的佛教偈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最后是“行”,从佛教的角度对世界和自己有了认知,最后要落实到行上面。知行合一,才是个人获得的关键法门。
无论儒、释都强调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自省,自知,自行是个人精神与存在的根本基础。这都与基督教有很强的一致性,也就有了大同的基础。和而不同之上便有了和合而美的可能。
辛意云跨门派,共主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旨在传真,意在启人,是谓布道者。
补记:《中国文化经典选读》已经学习完一段时间,但是读后笔记做得拖拖拉拉。时间拖得越长,学习时的感悟就越模糊。所以还是要尽力克服懈怠心和拖延症,把学习做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