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个事怎么就变得高人一等了?
知乎上面有这么一个问题: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其中有两个答案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3.1k的高票答案在举例读书的好处时甩出这样一张照片。
论点是: 乌镇饭局上的这群大叔们,个个出身名校,他们正是凭借着年轻时用功读书, 获得了不一样的资源和眼界,终于在打拼多年后,有了今日的光鲜。
第二个答案中的论调没有这么夸张,而是大家都曾听过的“不读书的人,精神上永远缺少能量,但凡空闲,只能靠玩游戏、刷剧、睡觉来打发时间。而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
我自认为还算是个爱读书的人,没事上下班路上都会捧着本书来啃,一年读的不多但也有个大几十本。在看到上面这两个观点时,觉得这个事儿应该说道说道了。
且不说这群饭桌上的大佬是不是凭借用功读书,获得资源和眼界与最终成功有无唯一的因果关系,这种单一因素导致结果的逻辑势必是需要辩证全面审视的。
对于第二个答案的说法,想必很多人都是赞同的,但是我想反问一句:读书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神圣?比起玩游戏看电视剧高级,又什么时候读书这个事儿开始变得高人一等了?
有人说读书可以更好的感受这个世界,是的,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小和尚问方丈,何处有禅机,方丈说处处是禅机。
其实在我们周遭处处是故事,有感悟。
外卖小哥着急送餐,脚下一个不小心摔倒,膝盖磕到地上疼的呲牙却不敢停下来查看伤口,只想快点给你送餐,所以你不必读《我在底层的生活》也知道这些人的境况是怎样的;
当你在玩《巫师3》通关到最后,眼见女儿因为保护世界选择死去时候,也许你未曾为人父母,却也理解了这份沉淀的爱是怎样让人撕心裂肺;
异国旅行路上碰到的司机跟你侃侃而谈,用蹩脚的中文介绍当地文化,他向往美好的中国,也自豪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若你明白此中道理,又何愁没有感悟,这些又哪来比你看几本畅销书来的粗浅。
在一个读者群有个大V说“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能是邮差”。而我想说,即使是邮差,也是感受过万里风景的邮差。
上班地铁挤满一个车厢的人们,他们所经历的故事,想必是再伟大的作家也写不出来吧。
有人读书是为了成长,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是的,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说过“成长的本质是变得复杂,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鸿沟”,既然是变得复杂,就没有所谓好坏上下之分。罗胖看《奇葩说》可以一遍破碎一遍成长,王小波在云南劳作的那段时间,构成了《黄金时代》的创作背景,成长的形式是多样的,所以路径和方法也对应是多元化的。
你若想知道什么是似水柔情的爱,坐下来听你父母讲讲他们的故事,你便会有所触动;
若想了解职场与工作,找个周五的晚上,约上领导或前辈吃个饭,向他们讨教一二;
若想了解明史,除了看《万历十五年》或者《明朝那些事》,大明湖走一遭铁公饲游一会,才知道明朝的君臣博弈,知道当年朱棣当年咬牙切齿的怒。
一次对话,一部电影,甚至一幅画一段曲调都可能让你成长,他们与读书别无二致。成长的方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村上春树不见得比《奇葩说》深刻,乔治奥威尔也不一定就比王家卫高级。
唯一的区别在于当事人,你怎么看待这本书,怎么想这部电影,怎么体会一段旅程,人生万物,皆为成长。
最近一两年知识付费开始爆发,人人都想成为“终身学习者”,似乎没有上过几次网课,买过几次知乎live,订阅几个得到专栏,就不配不合群不上进似得。所以当我看到身边很多人以“是否经常读书”为标准在衡量其他人时,我觉得这个事儿似乎矫枉过正,甚至有一点极端了。
08年陈水扁倒台之后,其前亲信蔡英文说过这么一段话“原来过去传闻正式是真的......大家太信赖阿扁的权威及权力,将一切都交给阿扁 ,放弃了自己思考、判断的能力”
真的是“放弃了自己思考、判断的能力么”这么多年的负面传闻真的就没有半点觉察?似乎不是这样的,与其说放弃了思考,不如说大多数人陷入了一个思考盲区。
陈水扁在位期间,在群众中有这么一种社会论调:支持陈水扁就是爱台湾的表现,而反对则是叛徒的明证。因为这种舆论出现,大部分的官员、媒体、民众陷入了一个扭曲的价值观怪圈——所有反对甚至是对陈水扁不利的言论会统统上升到“是否爱台湾”这个层面,这种情况才导致了前面所说的放弃思考、判断。
有没有发现,现在这种价值观已经出现在读书这个领域?
与纪录片、画作、旅行甚至是玩游戏、打篮球同样作为兴趣的一种,读书本是一种兴趣方式,现在却被神化,变成一种区分人群的方式,把所有不读书的人统一归为“没有学识没有好奇心不上进的loser”,而把读书的人称赞成“积极向上高人一等的新人类”,这与那些放弃思考、判断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上升到很高的爱国问题,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如果所有价值观都是单调的二元论,又有什么好成长?当所有人都被粗暴的划分成是否读书的人,书中讲的那些辩证和多元化观点是不是在打脸呢?
最后放一段《心灵捕手》里面我很喜欢的一段台词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