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开
这世界上,最不跟着季节走的,恐怕就是月季花开。
记得梅雨过后,院里的月季花会开;冬天它开过,开在百花凋零之时,顶着寒风,依然那么灿烂;春天来临,它又悄然开放,开在寂静的屋后,不与百花争艳;盛夏到了,以为它会躲进阴凉处歇脚,但它却迎着骄阳再次盛开,留给我一脸惊喜。
它的生命力,犹如山中泉水,永不枯竭;它那骄艳的花朵,开了谢,谢了开,让小小院落一年四季充满春的气息,令过往的行人,赏心悦目。
月季花,一年四季,每一天,无论什么环境下,都把最温馨的一面呈现出来。我们的笑靥,就是每天绽放的月季花朵。
接访娟姐说,有位前来上访群众,与堂兄发生纠纷,打输了官司。可他就是不死心,回过头来又几次三番找当地派出所,要求民警处理其纠纷。
他的要求显然不合理,他不服,又到信访科投诉。娟姐接待过他几次,对其个人情况有所了解。他是个年过六旬的独居老人,在村里吃低保。
他识得不少字,能书写,他的一些上访材料都是他自己写的。他每次来上访,娟姐都是热情接待,答复非常耐心。由于没有顺着他的意思,没满足他的要求,他很不高兴,每次临走时总是瞪着眼,“说了半天,一点作用也不起,这不等于对牛弹琴?”
不容娟姐辩解,他就扭过头去,气呼呼地走了。那次回去后,他一纸诉状又上法庭,一审败下阵来,又提起上诉。二审定在明天上午,在市中院审判厅开庭。
他提前一天来到市里,借这个机会,下午到信访科上访。再一次接待他,结局和以前一样,他临走时撂给她的依然是那句伤人的话:对牛弹琴!娟姐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想了想,还是装作没听见。
干信访这份工作,遇到怄气的事太多,如果每件事都往心里去,这份工作就没法干了。况且,他还是个吃低保的老人,无论如何,不能和一个吃低保的老人计较。
他显然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爱以死理。为了一件小事,他可以不计成本地反复上访和打官司,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无休无止的与人纠缠中,别人说"不到黄河不死心",他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他的行为和表现明显超出正常人范围,娟姐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患有精神上的偏执,需要治疗。并对他产生同情,甚至想告诉当地有关部门,请关注他的心理健康问题,看是否有必要送去看心理医生。也许,心理问题才是他频繁起诉和上访的症结所在。
如果他确实存在诸如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那就要从人文关怀着手,多给予道义上的关心,这比据理力争的说服教育更有效。
在信访工作中,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进行甄别并不难,难就难在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想获得一个人的理解与信任,并非益事,尤其对那些性格偏执的人。他们心理上永远有解不开的疙瘩,单纯的讲道理不起作用,只有通过心理疏导或治疗的方式才可能解决问题,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沟通,也要像盛开的月季花那样,让清香溢满每个角落,滋养在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