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在古代,要将高尚的品德弘扬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先要协调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要管理好自己这个大家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要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心态的人,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必须先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物的道理。
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认识增长智慧,在智慧带领下反观自身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保持中正端正心态,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有了自身高洁的品德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很拗口,但基本上还算能明白,明确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难理解的就是这个“致知”、“格物”。据说是因为文化的断层导致当时没有留下任何注解。后世自然众说纷纭。
《朱子语类》卷一有朱熹的注解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致知必在于格物。‘格’即正,‘物’即事。‘格物’即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就是去恶存善,使良知没有亏缺蒙蔽,这样方能达到至善。”强调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纯朴,使言行一致,从而纯净内心,摒弃欲望。
现代的丁肇中认为,“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
“致”,求得,得到。“格”,推究,研究。现在的成语“格物致知”,就是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秋叶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言道,对于高出自己水平太多,与自己水平差距太大的书籍,适宜摘抄。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为便于理解,了解下它的同义词:“追根溯源”,反义词就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这样一对比,是不是能明白那么一点呢?就是在实际做事的过程中,不管是做学问还是科研工作,都要有一种钻研穷究的精神,深入实践,认真研究。强调的是一种实践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一种执着与坚持。还有表达因“格”而“致”的那么一点求知过程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