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每天写1000字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始于姓氏,终于自己

2020-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物永驻

2008年BBC将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 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再一次搬上了荧幕,苔丝的故事在今天依旧冲击着读者和观众。农家姑娘苔丝·德比菲尔德的悲剧始于没落贵族“德伯维尔”的姓氏,终于对爱过分执着与鲁莽的自己。

作者哈代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基督教家庭,宗教对他一生影响巨大。哈代在写这部长篇小说时,恰好处于对宗教合理性产生疑惑的阶段,因此他借苔丝的悲剧,批判了宗教与世俗对女性纯洁的狭隘定义,揭露了19世纪禁锢人们思想的道德虚伪。

《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显然从当时宗教角度来讲,被堂兄亚历克夺去贞操的少女苔丝不能算作纯洁,但是哈代对于“女性纯洁无暇”的界定是在精神层面。苔丝不屈不挠、忠于自我、诚实勇敢的品质正是她对爱情保持忠贞的体现。


潘多拉魔盒“德伯维尔”

苔丝·德比菲尔德一家在马洛特村过着窘迫的生活,父亲约翰·德比菲尔德是一个酗酒的流动小商贩。

某一天,父亲喝酒回来,在乡间的路上碰到了一位骑马的牧师。他称德比菲尔德一家是德伯维尔家的后代,是个已灭绝的贵族。

长女苔丝对于这个可能会让贫穷一家翻身的消息嗤之以鼻,而母亲父亲却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要求苔丝去攀附有钱的亲戚德伯家族,缓解家里的经济状况。

苔丝毅然决然拒绝了,她认为父母的做法有失尊严。她替父亲连夜赶路送蜂箱,发生事故导致家里唯一一匹马被杀了,苔丝不得不接受父母提议去拜访德伯老夫人。

命运的种种巧合预示了她的人生灾难。

来到德伯宅邸后,苔丝没有如愿见到德伯夫人,接待她的是德伯家的少爷亚历克·德伯维尔。他对美丽淳朴的苔丝一见钟情,一步步诱她走入深渊。苔丝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父母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人性险恶。

苔丝非常感激亚历克让她在德伯家的农场工作,提供了一个养活自己和家庭的机会。苔丝的父母沉浸在长女也许能和富家少爷发展爱情的喜悦中,如果苔丝能嫁个好人家,他们一家人的困境不再是问题。苔丝信心满满地和家人道别再次来到德伯家。

天真明媚的少女苔丝还不知之后毒蛇般的亚历克会拉她入地狱。

亚历克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不羁男人。即使苔丝再无知,她也意识到了他对自己的轻浮举动,以及他眼神中藏不住的可怕欲望。苔丝开始拒绝亚历克的好意关心,刻意与他保持距离,但是他不心急,因为资本与地位可以缩短这个距离,这只是时间问题。

亚历克快速抓住了苔丝的弱点,或者说他非常了解如何攻略一个品格高贵但生活贫穷的女孩。他给苔丝的爸爸买了匹新的马,送弟弟妹妹们精美的玩具。亚历克深知家人是她的软肋。

德伯家其他的女佣人都对亚历克少爷抱有好感,她们嫉妒能得到他关注与青睐的苔丝。

午夜,从集市聚会上回来的苔丝以及其他佣人走在森林里,他们发生了争执,苔丝被欺负,正巧亚历克骑马经过救了她。苔丝在决定是否接受亚历克的帮助,单独和他离开时犹豫了一会儿,她也预感到这个男人极其危险,但还是和他上马走了。

在场的其他人看着马跑向远处,道出了真理,苔丝她是出了虎穴,进了另一个狼窝。这时苔丝还不知道,英雄救美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亚历克骑着马在山谷里兜兜转转,亚历克问了苔丝对于自己的感情,可惜被浇了一盆冷水,她明确表示她不爱他,不信任他。亚历克没有歇斯底里,只是把自己的外套留给苔丝,让她好好睡一觉。

林子里被迷雾笼罩,沉睡的苔丝宛如猎物一样掉入了亚历克设置好的陷阱。出于不甘、愤怒与求而不得,他奸污了她。失去贞洁对于当时的未婚女性来说是罪孽。从那一刻起,亚历克对苔丝的伤害令她生活在黑暗、屈辱与宗教世俗的不洁中。

对比苔丝的惊愕、悲伤和绝望,惯于沉溺酒色的亚历克并没觉得自己犯下了滔天大错,苔丝和其他女人一样,都能用钱摆平。即使他强迫了她,但他无法用婚姻弥补过错。在他的道德准则中,少女的贞洁可以用金钱和衣服衡量,经济补偿足够表达他对玷污少女纯洁的忏悔。

苔丝逃出了德伯家,拒绝了亚历克以钱为名的补偿与侮辱,挑明自己永远不会爱他,只希望他消失在她的生活里。然而,他们的羁绊也许早已注定,她一生无法逃脱亚历克。他的纠缠与执念终会杀死自己和苔丝。

“德伯维尔”这个姓氏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住着象征着贪婪、灾难和自私的亚历克,以金钱与劳动为饵诱惑苔丝打开它,逐渐毁灭她。成为德伯维尔小姐的代价是失去贞洁、体面与爱的能力。


降临的天使并非救赎

在当时的男权社会,没有人会接受苔丝被骗去处女贞操的解释,社会舆论只会把这样堕落的女人比作妖女与罪人,控制不住自己,诱惑了男人。

苔丝回到老家后,发现自己怀了亚历克的孩子,这是一个无法扭转的错误,她没有告诉亚历克,只打算自己抚养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并不是合法夫妇爱的证明,所以神圣的宗教不会允许教父为婴儿洗礼。

刚生下来的婴儿日渐衰弱,苔丝无奈于不通人性的教条与父母的虚荣,她一直在祈祷,请上帝不要把自己的罪孽加于无辜的孩子身上,然而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去。

苔丝在埋藏了夭折的婴儿后,失望于家人与宗教,她决定离开这个家,去外面找一份工作。

苔丝在一家农场找到了牛奶女工的工作,新的环境和朋友帮助她从丧子的阴霾中抽离出来,慢慢恢复了明朗的性格。

在这里,苔丝遇到了改变了她人生的第二位男性安奇·克莱尔。安奇(Angle)和他的名字一样,就像天堂里天使降临一般。他住在奶牛女工宿舍楼上,总是在夜晚弹奏竖琴。

和商人的儿子亚历克不同,安奇出身于牧师家庭,却更愿意在乡间务农。他没有接受父母安排的结婚对象——门当户对的梅茜小姐,因为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家农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贵小姐根本不适合做自己的妻子,相反,美丽、勤劳、富有诗意的挤牛奶女工苔丝吸引了安奇。

曾在心灵和身体上受过创伤的苔丝已经决定不再爱上别的男人,一生不会结婚。但是,开朗浪漫的安奇就像一颗宝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会令苔丝眩晕,点燃爱情之火。因为亚历克的不可饶恕,她应该对男人与爱情失望吗?面对安奇的爱与美好,苔丝理智与情感的天平偏向了自己的心,确认了她爱安奇。

爱情会不会败给现实?与亚历克的悲惨过去就像条无法跨过的河一样横在苔丝和安奇之间。安奇的父母还算开明,提出只要他的结婚对象是纯洁无暇的处女就可以,但是世俗最低的标准把苔丝判了死刑。

苔丝的母亲要求她必须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因为安奇和其他男人一样,都会接受不了这个屈辱的真相。她心里一直很矛盾,一面想要用隐瞒换风平浪静的幸福生活,一面又不想欺骗所爱,辜负做人诚实的原则。结婚前,苔丝鼓起勇气给安奇写了封坦白信,投入了门缝中。

转天苔丝以为安奇原谅了她肮脏的过去,然而一切都是阴差阳错,苔丝发现这封信掉入了地毯下面,安奇根本没看到。如果是上帝的授意,那么这就暗示她不要把秘密说出口才是正确的。

但是,苔丝终究学不会为爱狡诈一次,她还是没有藏住心里的话,坦诚换来了二次伤害。安奇自认为自己打破了传统门第的婚姻观,但是他还是被古板的道德观念绑得死死地。

新婚夜,安奇坦白了自己的一个秘密,年少无知的他曾有过和苔丝类似的经历,他被一个年长的女人诱惑了,错不在他。听到这个故事后,苔丝激动极了,因为她相信感同身受会换来安奇的理解。

然而,男人和女人的贞操是有本质区别的,安奇再怎么爱苔丝,也接受不了苔丝为亚历克强迫,生过他的孩子。安奇抛弃了她,去了巴西。

苔丝再一次被男人刺了一刀。如果说亚历克是对苔丝身体上的迫害大于精神上的,那么安奇就是彻底摧毁了苔丝的精神世界,只因为她坚信的爱与被爱,到头来抵不过迂腐的贞洁观。苔丝误以为天使的降临是救赎,事实上是又在她心上补了一刀,让她的身体和心灵都不完整了。


扭曲的爱,相生相克

被迫和新婚丈夫分开的苔丝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得不在农场干重活。残酷的劳动剥削没有带给她应有的报酬,家庭的变故让她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时苔丝能够求助于谁?丈夫安奇已经远走他乡,她爱他,但他厌恶已经不干净的她。

父亲的离世、房子被收走、一家人露宿街头,在苔丝活不下去的时候,成为牧师的亚历克又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当他见到更加美丽的苔丝时邪念再生,将教诲与信仰置之脑后,黑袍还是粉饰不了他肮脏的灵魂。

亚历克三番两次来农场纠缠苔丝,否认她已经结婚的事实,用她一家的窘境威胁苔丝与自己同居。得不到安奇的回信,迫于风餐露宿,苔丝不得不答应了亚历克的要求。

她在被夺去贞洁的那一刻已经随他坠入了地狱,注定一生纠缠不休,相生相克。

另一边,安奇在巴西感染了黄热病,回到英国时已经奄奄一息。在病入膏肓时,他想了很多,认清了自己的心意,荒唐的贞洁观念无法改变他深爱苔丝的事实。安奇身体状况好转后,几经辗转,找到了已经成为德伯维尔夫人的苔丝,然而她与亚历克没有婚姻关系。

苔丝再见到安奇时,无法骗自己不爱他了,但为了阻止安奇同他们一起入地狱,她把他赶走了。苔丝为爱执着,但不冷静,只会害了自己。

也许是安奇的出现震撼了苔丝,令她失去了理智,因为亚历克一直骗她说安奇不会再回来。

苔丝回去后,冲动地杀了亚历克,为这错误痛苦的纠缠做个了结,但她不后悔。

只要没有了亚历克,她就扫清了和安奇间的障碍,抹杀掉了肮脏的过去。这种想法看似很幼稚,但印证了苔丝始终没有丢掉爱情的忠诚。

苔丝逃跑后找到了安奇。在警察逮捕她之前,和心爱之人过了几天幸福的日子,这对向来与爱无缘的她来说已经足够。

苔丝最后被处了刑,为亚历克偿了命,两个人这次真的一起下了地狱。而安奇履行了对被捕前苔丝的承诺,和她的妹妹在一起,照顾苔丝一家。

这个结局极其讽刺,苔丝挣扎了一生还是没有逃脱自己不爱的人。

苔丝的勇敢与轻率,亚历克的坚持与扭曲,安奇的热烈与迟钝,这些矛盾点共同作用造成了《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或多或少,他们的爱都是建立在苔丝身心的痛苦之上。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将这本小说中的三位主角归为完美的“天使”或“恶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封建贞洁观的绝对、几段爱情的错位、女性生存的艰难都是哈代想通过苔丝的故事传递给社会与读者的。苔丝杀死了亚历克,也杀掉了世人眼中不干净的自己,但至死捍卫住了爱情的纯洁。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