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些离开的日子的故事(一)
数不清今天是离开简书的第多少天了,这些日子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从以前的大学生到现在成为某大型央企施工单位的一位新职工,我从来不曾想象我的生活会是如今这个样子。至于如今生活的样子,请允许我以后慢慢谈起。
记得上一次写简书是记述我在石家庄某企业实习的经历,原本计划把那段实习经历做一个完整的记录,后来却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其实后来的那些日子里,生活一如往常一样,每天听着那个带我的姐姐的安排,说好听一些我的工作职位是综合办公室成员,说得不好听一些我就是一个打杂人员,有时候可能回去楼下的打印店搬一些东西;有时候或是去把公司茶水间的糖果、咖啡、茶叶填满;也或是每天从智联的网站上下载一些人的简历,我原本我十余天的实习生活,就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一次新闻稿的写作过程,彻底击垮了我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最后的尊严。
忘记了那一天的具体日期,却忘不掉和那个姐姐之间的对话。
“脑子,你觉得你能做什么?”
“我在学校的时候跟着老师做活动,经常会写一些新闻稿。”
“也就是说,你比较喜欢写一些东西吧,是这样吗?”
“其实也还行,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好,我知道了”
“最近咱们公司有两个项目获得了河北省的某个奖项,到时候我把资料发给你,你来写一下,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获奖,而是为了借获奖宣传工程的亮点”
“那好,到时候我写写试试看吧!”
终于,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写作,让我彻底地认识到了自身,如果说以前的那个我内心依然有着作为一个一本学生的优越感,那么在那次新闻稿事件之后,我的所谓的“优越感”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周末,宿舍里面的小老弟去找他的姐姐了,而我一人却看着那些犹如天文知识一般的专业技术语言,恕我直言,当时的我真的是看不出来那两个工程项目的亮点究竟在何处,当然,放在现在我也依旧不知道。可能是当时的我太过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却在任何专业知识都没有的情况下,把那些东西胡乱进行了堆砌,我作为一个写新闻的人,自己都不明白亮点是什么,那有如何让其他人知道亮点在哪儿呢?
终于,等来了“审判”,那天下午,上班之后
“今天我问了一下咱们公司新闻中心的人,他们看了一下你之前写的新闻稿,感觉还差一点儿味,到时候你再好好改一改,看看怎么样?”
我只记得当时的我说了一句现在看来贼傻逼的一句话。
“我又不知道这些项目与之前的相比,有哪些改革创新的点儿,这还怎么改啊?”
就在我刚刚说完这些话,那个姐姐把头转了过来,对着我说道:“脑子,其实一开始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都是自己一点点慢慢练起来的。”
后来,我再仔细回想姐姐的这句话,其实我明白了很多,哪怕当时的我只有多动嘴去问一问或许这个稿子就不会像之前那么糟糕。
之后关于那个稿件,当然我也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修改,只是把它交给了更加有能力的人去做了,之后我也就是简单的写了一些年会的主持人串场词以及年会的新闻稿。
就这样,我顺利“混”到了1月17日(腊月二十三),第一次坐上通往故乡的高铁,结束了我短暂的实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