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三毛!

2017-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火火喵

三毛,在众多的作家中,算是我的钟爱

但是,真心地来谈一谈这个集才情浪漫、自由正义、勇敢执性、童真透彻于一体的人,我却难以言说,内心翻滚却口讷,尊崇里面,裹挟的是心疼。

三毛的笔触,灵性敏感、诙谐多才、在平淡冲和的笑嘻嘻中一语道破本质,即使在最痛的伤口上,她的述说也带有丝丝的温情,太洞彻,也太唯美。

但是,她的写作初衷,只是为了让爹爹和姆妈高兴而已。

三毛就是这么一个人,随心所欲又中规中矩,放任自由又一生为情所羁,真实得天经地义,亲和、痴善、高雅,恍若天外又触手可及。


这是在荷西去世后,三毛在一次公开场合的照片

她的文字风格,热烈而不奔放,洞彻却不炎凉,明察世事又天真无邪,既伤泪满怀又爱意满满,一如她的一生。

三毛的天真,是自己的维护,并不像冰心的《寄小读者》,是在波澜不惊、关切四溢的顺和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萌蘖蓬勃。三毛对遇见的所有,不管是萍水相逢还是深情厚谊,她的认真都是那么的倾心尽力。

她把自己的爱全部都给了别人,从小缺少大家庭关注,自小便性格孤僻的她,内心却填满了对人性的悲悯。

她照顾到了很多人,爹地姆妈、荷西、撒哈拉威人、公婆弟妹……却忘了照顾她自己,她对自己最大的照顾,就是这一辈子的心,都随了自己。


重逢无意中

相对心如麻

……

我是真的真的爱过你

说时依旧

泪如倾

……

三毛喜欢了,就去做。

对初恋的追逐,从街角咖啡到面馆,哭求哭求再哭求,守候得安静而热烈。

这份情义,多年后街头相遇,却只求一份懂得的静默珍藏。


在荷西家中,荷西第一次看见三毛,便承诺:

三毛,你等我,我还有四年大学,两年兵役,六年后,我就来娶你。

那时,荷西还是一个高中生,三毛一笑置之。

六年后,三毛再次到荷西家中,对当年荷西的“玩笑”之话已经淡忘。但当荷西接到妹妹的电话时,撤身马不停蹄地奔回家,中途又是写信又是电话,请妹妹一定要留住三毛。

娶了你,我人生中空白的那一块,才总算填补完整。

这是我听到过的,最美的情话。

三毛要去撒哈拉,荷西毫不犹豫就去沙漠里找好了工作等着她。恶劣的生活条件、匮缺的物质、蛮不讲理难以相处的土著,都比不上一个人日复一日、与世隔绝的孤寂。

荷西周末回到家,看见原本家徒四壁的空房里,都是三毛的归置——骆驼骨骼、运棺材的外木壳……,一切,都已经像一个家。

三毛的乐趣,随身携带,到哪里都显得丰裕,永远看不到贫瘠。


在沙漠中,荷西受难陷入沼泽,三毛在奋力营救之余,被路经的几个男人盯上意图不轨,逃脱后回到原点,将身上的衣服全部撕条拉扯荷西,荷西得救后看着三毛赤裸的身体,紧抱良久,三毛不明所以,才听到荷西说:

“你受苦了。”

三毛顿时哈哈大笑。

三毛预感自己将要离世,便对荷西说:

如果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找一个很好的女人在一起。

荷西当即反驳:

那我就一把火把房子烧了,驾船到海上去,一辈子再也不回来。

赤城直白,来不得半点甜言做作。

却没想到,先走的,却是荷西。


三毛在撒哈拉的其中一个家

三毛的好友遍布世界,对她,都是最真挚的热烈、最深切的爱;即使远在撒哈拉的不毛之地,她在收到袋袋的信件后,也会一封接一封地写回信。

但是,三毛的一生中,得到的爱总是少,付出的爱总是更多,却她从不吝啬。

她太明白自己一生所求,内心太丰盛美满,所以也太孤寂,因为外人懂不得她的内心所需。

在家庭的晚饭上,三毛说:

今天有人跟我求婚了。

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口腹之欲,无人理会。

于是三毛又说:

今天有人跟我求婚了。

得到的唯一回答是:

三毛,把那只鸡蛋递给我。

于是三毛遂不再说。

Echo,是三毛生命的回声,也是她想要得到的回声。


三毛,被众人热爱,爱入五脏六腑;被社会“正统”文学排斥,最终将她托入绝望的深渊。

三毛怀着最后的希冀写《滚滚红尘》,这部剧成就了林青霞、张曼玉,成就了严浩,成就了与这部剧相关的、几乎所有细枝末节的一切,但是作为最重要的剧本撰写人,这场盛况空前、掌声雷鸣的颁奖典礼上,却唯独少了三毛。

三毛在最后给爹地姆妈的遗言中说:

这辈子,我已经活够了。

活够,这两个字中所涵盖的满足,是多少人望而不及的毕生所求。

三毛的一生,活得太值,也太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