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求关系看南岳旅游环境治理
近年,南岳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加大旅游环境治理力度,取得了成效。但远远未达到游客的要求,长路漫漫、未有终期。
行百里者半九十,旅游环境治理,越是深入推进,越是阻力重重,“按下葫芦浮起瓢”,缓解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打压了一个现象,另一个现象又亮出来。
究其原因,治理多是循着行政思维,采取管理手段去惩处,然而很多旅游环境问题,背后都是经济活动,如果我们运用经济思维,特别是从旅游供给和需求关系的角度思考,可能会给旅游环境治理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径。
在旅游行为中,游客的核心需求是安全、便利、实惠、有趣。如果景区的旅游供给能够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其他社会主体的无序供给就没有市场,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没有滋生的土壤。
南岳现存的一些旅游环境问题,都有游客旅游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因素。
公共停车泊位不足,无法满足自驾游客的需要,让商家门口的公共区域成为必争之地,从而产生了驱车赶客和不买香不准停车的问题;旅游旺季,道路拥堵,无法满足游客便利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摩托车追车缠客的问题;缺少土特产集中交易场地,无法满足游客购买特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提篮叫卖的问题;环保香市场不透明,价格弹性幅度大,无法满足游客明明白白消费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欺客宰客的问题;旅游交通不够便利,无法满足游客入驻农家乐和观日出的需要,从而产生了非法营运的问题。
种种沉疴宿疾的背后,无不有旅游供给数量不足、档次不高、质量不优的原因。
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如果只寄希望于行政管理和法律惩处,就如山底熊熊燃烧的岩浆,哪怕万斤巨石堵住山口,当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山体内的岩浆仍会喷发出来。
全域旅游发展已在全国形成喷薄之势,各个景区都希望抢抓先机。著名景区期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新兴景区期望弯道超车,所以每个景区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都是空前的。如果赶不上这趟全域旅游发展的高速列车,那么就极可能在历史中沉沦。
全域旅游的竞争,首先是硬实力和硬投入的竞争,拼的是经济实力,拼的是大投入、大项目。但从旅游发展的长远来看,关乎旅游景区生命力是否长久的关键因素却是软环境、软实力。
因此,从根本上治理南岳的旅游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已经不得不为。
然而,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应当从旅游供求关系着眼,从旅游供给侧改革入手。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满足需求侧的需求匹配,在改善旅游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需求侧的内在潜力,既能维护已有的客源,还能吸引更多的客源,可谓是“一箭双雕”。
从供给侧入手,要真正了解游客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的判定,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而是要把握换位思考这个关键方法,将旅游管理者的思维,变换成游客的思维,去思考游客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以面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聘请观点独立的“旅游体验师”,从旅游全过程中去发现、挖掘游客的内在需要。
从供给侧入手,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发现问题、暴露问题,必然会对景区的声誉造成暂时性的的影响,但是如果一直遮掩问题,执着于“治标不治本”,那么经济问题累积,就会变成社会问题,不仅损害景区的长远发展,还会增加之后的治理成本。所以,从旅游供给侧解决问题就是“刮骨疗毒”,就是要揭开伤疤,亮出病灶,才能对症下药。
从供给侧入手,要以经济手段为主推进,行政措施同步跟进。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层面的问题首先需要用经济手段去解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哪里供给不足,哪里就要加强供给,哪里供给质量不高,哪里就要改善供给。同时,辅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投入、同步建设、同步监管。
供求关系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经济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顺应供求关系、顺应经济规律去探索“标本兼治”的治本之策,才能让“五岳独秀”的南岳乘风起势、扶摇直上。
从供求关系看南岳旅游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