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多大才算家?
电视里,常常有这番情节: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因为觉得房子太小觉得寒酸,总是说,我们这太小哪像个家。
房子多大才能算是家呢?
我有个香港朋友,她小的时候住的就是公屋。香港寸土寸金,房子密密麻麻,站在公屋楼下,抬头只能看到一片三角形的天空,就像一片城市森林,走进去便出不来。进到屋里,一家三口挤在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间,从她简单的描述中,她小时候家里必定很拮据。就像电影《甜蜜蜜》中黎明饰演的黎小军初到香港只能跟人挤住上下铺。我那位香港朋友虽然家庭并不宽裕,但性情随和,谈起家人也是一脸幸福。港大毕业后,她到内地工作了两年,每次走进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她总是用一颗虔诚善良的心真诚的为需要的人送去帮助。有一次她跟我说,房子的大小未必能够承载一个家,即便是陋室,只要有家人的关爱,也是温暖的。
有人说,那是香港,要在内地,一家人至少得住个100平米的房子,小了哪能算是家。一个客厅,可以一家人围坐喝茶谈天说地,一个卧室给自己,一个给孩子,还有一个给父母,再加上一间书房,要是有两个孩子,最好再多一间房。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按照以上要求,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是奢侈。我并不是说人们不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是,生活近在咫尺,冷暖自知。空空的房子,或者说住在房子里的人个个心怀叵测,房子再大又有何用呢?
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人来说,对大房子的追求,甚至会拖垮一个家。朋友在一家上市公司任高管,原来收入不错,买个150平的房子对他而言压力不大。可是,他盘算着有的房子是用来住,有的用来投资,再养两辆车,加之平日里习惯了奢侈的生活,原本毫无压力的生活竟然开始过得有些乱了章法。家人之间有了隔阂,摩擦不断。他现在最怕去的地方便是家,还时常感叹,房子再大也不像我的家了。
如果没有房子,天涯何处是归途?天地是家。回答得豪爽。却真有其人在天地间过着飘摇不定的生活,把天地当做家,不在乎住哪儿,房子多大。在他们心中,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而他们虽然在外游荡,心却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故乡。故乡的房子也许很小,很破,可那才是真正的家,只要能收到故乡的一个问候,便像是回了一趟家。所以,心安处即是家。清末才子李叔同,原本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可以说得上是家庭事业双丰收,放在今天,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但对佛学的慧根,让他在39岁那年成为了弘一法师,可以说,他的家就在天地之间。
房子多大才算家,这原本是一个不值一提的话题,却成为羁绊现代人自由灵魂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多少家庭因房子而撕破脸,甚至对薄公堂,又有多少家庭因房子而兴盛或衰败。多年后,能够记起你的,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