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成语典故|儒家对于治国施政的态度
一、做官之前: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善贾而沽”,等待赏识之人;并且学习而有余力才考虑去做官,即“学而优则仕”;
【善贾而沽】等好价钱才卖出,意为等有人赏识才为其做事,或做“待价而沽”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学而优则仕】原指学有余力便去做官,现指学习成绩优异的可以去做官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二、在朝做官:对于自身、施政、治理百姓、领导下属都有不同要求
1、对于自身,“名正言顺”,方能治国理政;
【名正言顺】名分正当,道理才讲得通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治理百姓,不可“居上不宽”,不可“不教而杀”,不可“不戒视成”,而要以德化民,“风行草偃”,并且“博施于民”,使得“近悦远来”;
【居上不宽】居于执政地位的人,却不能宽厚待人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不教而杀】事先不警告人,一犯错就处死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
【不戒视成】不事先申诫马上便要成果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
【风行草偃】风一吹来草就会倒下,比喻上位者以德化民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博施于民】广施恩惠于人民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近悦远来】使邻近的人因为受到好处而喜悦,使远方的人闻风前来归附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
3、领导下属,要合理安排,使得“各得其所”;团结内部,以防“祸起萧墙”,使国家“分崩离析”;
【各得其所】人或事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内部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分崩离析】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论语·季氏》
4、对于施政,要注意节奏,根据实际情况缓缓推动,须知“欲速不达”。
【欲速不达】太过急躁,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三、在野为民,不可参与政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