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悟 第二章 功成弗居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看到这一章,我不禁又想到了禅宗历史上那件著名的旧事。
一日,五祖弘忍对众弟子言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性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我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于是就有了禅宗史上那一双流传千古的偈子。上座神秀的偈子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劈柴烧火的慧能听到众人的吟咏赞叹后,觉得神秀的四句偈子还未能见到自性般若,于是将神秀的四句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他玉泉僧徒一时不明何意,以为劈柴扫地目不识丁的慧能不会有什么高论,便都对他嗤之以鼻。而这一切恰好被五祖弘忍听到,他心下暗喜,知道继达摩衣钵者就是这个年轻人了。
其实,神秀的见解不可谓不高,只是因有一个无染的执念,便障碍了其释放纯如的本性,所以总要“勤拂拭”,无使“惹尘埃”,岂不知这样反沦落入了下等。
这应该算是修行人所谓的遇到了“魔障”,欲用“菩提(觉悟)”擦亮“明镜(本心)”,岂知觉悟和本心本自一体,岂是二物?
神秀的偈子等于私自设定了一个美好而无从臻至的虚幻的目标,所以只能给他带来苦于无法实现的痛苦,哪里又能得到觉悟的本义呢!
可见,禅宗的精义并不是追求“一尘不染”,而是要通过觉悟实现“心通神达,自在观照”。六祖慧能之所以不识一字,却每每能够闻经彻悟,就是因为他保持着一颗自在的心,心物一体,哪里还需要旁求?他说的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也正是此义,一切经法不过觉悟者之心之宣照。读经不过是为了觉悟,即悟了本心,自然就不假求径了。
孔子也讲择善而从,然而却不能一概而论。之所以说不一样,是因为他从不在求圣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他自道“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不断的求新求知,让他达到了“随心所欲”却契合于“矩”(这个矩我以为是天理)的境界。虽然比之于慧能,孔子“觉悟”的路有些曲折,然而总也是“觉悟”了。
后世的不少腐儒把孔子顶礼膜拜,皓首穷经,却反而越学习去圣越远,就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守”,而不敢“破”。孔子是属于时代的,学圣人当以学他们修行的精神为上,而不是试图以圣人的话给自己拷上枷锁。他们太过于“高山仰止”,以至于他们只能像终生诵读经书却不开悟的和尚一样。虚己以盛人,书笥耳,安得本心!
明代的王阳明在龙场顿悟后,就很直白地说“心即是理,人人皆可为圣人”。可谓与六祖的“明心见性”见地相合。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不少狂士,像接舆、孟子反、子琴张,都很受世人的厌恶,孔子却很尊敬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心思纯如,不固守藩篱,说的都是本心所现。
从马克思主义者的角度看,求“不染之净”,是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同一性。
“圣人”正是知道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同一性,所以才不会以“勤拂拭”去消除矛盾。他顺应这个法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才会“自然天成”。既是“自然天成”,他又何加于社稷,何为窃天地造化之功而据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