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难易不序”、不求甚解
常有朋友问我,你们让那么小的孩子读国学经典,什么论语、大学、中庸、易经,他们能读得懂么?读不懂他们会愿意读么?我们读都读不懂,都不理解,让小孩子读有什么用?
从事语文教学20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以“难易不序”为原理的学生语文学习必然轻松自在,而特别强调“难易有序,依序而学”的学生,常常早早地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可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次第修学”,不是从来都是学习任何学问的基本原则么?
但语文,尤其是我们的母语,偏偏不是。
首先从孩子大脑成长发育的角度来看语文的学习:
人在幼年期、儿童期、少年期记忆力非常强,而理解力却很弱。随着年龄增长理解力逐渐变强了,相反记忆力却在减弱。因此学习语文就要在小学、初中阶段多多阅读、背诵一些精美的语料。尤其是背诵,这个时候不必要求他们全部理解,应充分利用儿童记忆的最佳期,能记多少就记多少,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理解就不理解,囫囵吞枣就囫囵吞枣吧,吞下去就行。当时没有什么明显作用,但若干年后,随着孩子理解力的提升与人升经历的增长,其自然会文通理会,晓畅明达。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其本身就存在着一个远期效应。
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几乎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但突然有专家说:你让孩子读背那么难的东西,他能理解么?他要是不理解,他能有兴趣么?另外不理解的东西,你让他读背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是这种困惑,用成人的思维来看孩子的读书学习,常常极大地错过孩子最佳的读背经典的时机,当孩子十四五岁,上了初高中后,需要大量地进行知识积累及理解时,孩子一是错过了记忆锻炼的最佳时机,二是头脑中没有丰厚的积累,其理解能力只能局限在简单的表面问题,因为头脑中没有积累,其理解力自然也跟不上,只是一些肤浅的小聪明而已。
语文学习远期效应这个规律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早就掌握并运用纯熟。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教育家陆世仪曾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使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必不能诵读矣。”这个道理讲得多么透彻啊!
近百年的语文教育大反“死记硬背”,不分青红皂白,全都一棍子打死。其实,小学到初中这一段主要是积贮语料、博闻强记的时候,不应该提倡“理解以后再记忆”。学生只要多读多背就行。现在的语文课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分析课文,结果事倍功半,把时间都让教师给占了。该背诵的东西没背多少,不该记的东西,如老师分析课文的答案等,倒装了一脑袋:这真是本末倒置。
不少小学生,课余时间几乎全是在做题,语文试题就是老师课堂讲解的课文解析,书没读多少,全是做题了,一个人成长中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做题而不是读书,尤其是小学阶段,这是不是人生的悲哀?长大后的他们怎么可能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类抱以情怀?等孩子十五六岁,上了高中,最富有情怀梦想的时候,则几乎是在最美丽的年龄全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备考之中,全是做题,至于语文,则因“语文真的很重要,但高考分数区分度低”的客观现实,则完全地边缘化了。
其次,就语文本身学科性质而言,语文也完全没有必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学习:
学习并不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循序渐进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真理。语文学习即是如此。
比如,现今的语文教材编者认为文言难,所以就安排到后面,白话文易,就安排到前面。小学只有三十多首古诗,初中才有三十来篇古文,高中多一点,约有五十多篇文言文。实际上,古文学习需要背诵,年龄越小才越好。这个顺序就应该是倒的,由难到易为对。再一个是小学教材,低年级以识字、识词和句的教学为主,中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高年级才进入篇的教学。“字一词一句一段一篇”,这个顺序完全是编者主观上的臆想。儿童学习母语,五六岁的幼儿期学习口语时,就已经掌握了它的基本语法规律。因此,根本不必像学习外语一样,由一句句的话开始,到一段段的话,再到一篇篇的文章。明明可以一步到位的事情,偏偏给拉成了六个年级。这样的循序渐进怎么不少慢差费呢?古代蒙学教育,一上来的集中识字就是编成“篇”来进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如此。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速成。现行教材的这个序又是不妥当的。它应该采用跳跃式的“序”,而不能一点点地、爬行式地“渐”进。
由此看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两个主“序”都有问题。语文教学是有“序”的,但是这个“序”却不一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语文教学要有效率,就得寻找自己独特的“序”。“难易不序”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再次,就古人的语文学习经验而言,“不求甚解”本来就是很重要的语文学习之道:
陶渊明先生曾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借过来,用于表述语文教学的一个规律,十分恰当。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心力飞速发展的成长期。学习语文,有很多东西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消化。这里面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遇到一些难点,不一定非得马上就解决。有的时候跳过去,不必管它,接着学别的文章。看着看着,读多了,这个难点自然而然地自己就解开了。
而现在许多老师、家长都在追求学生一定要理解,要力求理解,且大力提倡理解记忆,甚至认为只要理解了,即使记不住也没有关系。这完全是浪费孩子的生命。到了高中时期,很多学生学习成绩无论怎么努力就是无法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讲的,课本里的知识我都是理解的,我都是知道的,我就是记不住,因为记都没有记住,其理解也常常只是肤浅的表层的,对于知识点也只是“知道”而已,远远称不上“理解”,这就是过度提供“理解记忆”而没有“死记硬背的功夫”的结果。
语言文学的东西历来就有“诗无达诂,文无定解”的说法,每个读者的阅读过程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非要求学生理解了才能记住,这本身就不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