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阅读分享1
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实际上,“清理废弃物”只是断舍离的敲门砖,断舍离并不是单纯的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左右人生,提升人生的“新陈代谢机制”,回归本真,让生活更上一层楼。它最大的目的是撼动我们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鼓励我们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
当做到观念精神上的“断舍离”时,我们才能获得俯瞰式思维—高视点•宽视野•深洞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自在•随心”的生活之路,在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怡然自得”的你…
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的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这就是物质轴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不能用),我们就在“暂且”“好不容易”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人们对物品也会有同样的定式思维—(可能)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
断舍离讲求的就是这种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义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有意识的去除自责的情绪,坦然的倾听内心的声音—“原来真的不能像从前一样”,“我想改变”等这些声音会渐渐地转换为一种内驱力,让我们自觉的将实践进行下去。
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生活原本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悠然有暇的美的空间。
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类,一是逃避现实型,二是执着过往型,三是忧虑未来型。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的“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