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茶点微小说

在天的尽头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53人  旧时Ann

他是她的国学老师,彼年他27,她年芳18。

第一次见她,是在他刚来学校的第一天。他在校园的梧桐树下走,她从他身边经过。许是手打滑,她怀里的书掉在了地上。他为她捡起,微笑着还给她。她悄悄看了他的样子,默然红了脸颊。

后来的接触都在课堂。她坐在前排,一边撑着脸听他讲课,一边微笑看着他。他讲红楼,“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站起来反驳,天尽头应当处处有香丘,不当有香丘,还有芳人呢。全班哄堂大笑。他无奈,只让她坐下。

从此她便赖上了他。她为他写诗,字里行间透露深情爱意;她为他织围巾,在围巾上刺了自己的小字“芳人”;她抱着国学书去他宿舍,为他整理房间……她像是一片骄阳,热烈得迷了他的眼。

可他不敢。他与她是不同的人。他生来属于农村,家境贫寒,而她是干部子女,正青春年少。况且,他还有一个自小便定了亲的未婚妻。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隔着沧海桑田。

可她不管。她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她知道他有个只在小时候见过一面的未婚妻,她更知道他其实也是喜欢着她的。这便好,这便好,两情相悦就好。

战争突然打响。

她来寻他,一直看着他哭。他紧握着拳,心痛不已。他想抱她,却不敢伸出手。

她原是要随着家人出国躲避祸乱。临走前,她送给了他一本崭新的字典,扉页上写着清秀的梅花小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他将字典放在枕边,手捂着眼默默哭了一场。也好,只要她平安就好。

后来他参了军。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他在炮火纷飞里奔跑。他的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刀伤,肩胛处还留有子弹穿过愈合的疤。他虽不能保护她,但他能够保卫国家。

附近热心的妈妈打听他的亲事,甚至当面询问他是否想要成家。他婉转拒绝,被逼问急了,他就说他在等出国的她回家。

那日,他在一场战役里险些没了性命,痛得快要晕厥的时候他喊出了她的名字。当他醒来看到床边一身白衣纤尘不染的她时,他以为在做梦。她为他端来水杯,细心喂他喝了水,清亮的眼里满是泪花。

他这时才知,她为了他偷偷跑回了国。她去校园找他,却被告知他已经跟随部队转战北方了。她也从了军,做了一名小护士。她想,只要她也去了北方,他们一定会再见的。

这次他勇敢地抱住了她。她爱他胜过他爱她。她为他做的,他这辈子都还不起。所以,唯有今生不负她。

她在他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了出来。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安稳从来都是奢望。

他与她只在一起两个月就要面临分别。他要随军出征深入敌后方,她要护送受伤的战友往南撤回。

她为他整理戎装,亲吻他的衣领。他在她耳边说,保重自己,等我回来。她点头,拼命忍着眼泪。硝烟弥漫,没有他愿,只求有情人得以平安相见。

当他收到电报的时候几乎疯了。

她走了,走于三天前。她所在的连队遇到了伏击,死伤严重。而她为了转移重伤病员,陷入了敌军的包围。为了不受侮辱,她与同行的战友一起拉响了手榴弹——那是队长为连队的女护士要来的。

他跪在地上,怀里紧紧抱着那本旧黄的字典。他还没来得及再见她一面,他还没来得及对她说他要娶她,他还没来得及好好照顾她呵护她亲吻她。

此生相距最远的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从此阴阳两隔永不相见。

这里是烈士陵园。

一个年迈的老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着,他的身旁跟着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孩。

“爷爷,住在这里的是谁啊?”小孩搀扶着老头停在一块碑前。墓碑上,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微微笑着,一双眼睛清亮明澈。

老头颤抖着嘴唇,眼里盛满了泪花。“这里啊,住着你的奶奶呢。”

他慢慢弯下腰来,将手中抱着的菊花放在墓前。一滴泪水滑落下来,恰巧落在一片花瓣上。和平年代,我还在,你却已走开。

风吹过,卷起一片尘土。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