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录:爱情的思考
最近老李实在写不出东西来,脑子里经常是空空如也。但在简书里,倒是读了不少好文章。其中作者名为牧之一晓的几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
这可能跟曾有旅居海外的经历有关。作者现应旅居澳大利亚,而老李曾在新西兰呆了很久的时间。同属大洋洲,也算半个老乡(老李在生拉硬拽攀亲戚)。
牧之一晓在其文章中,将中西文化,爱情及性等话题糅合在一起进行讨论,而且并不显突就。可见文笔之好,思维之敏捷。
能以一个男性视角将女性心理分析的丝丝入扣,的确不简单呢。
对文中的观点,老李不作什么评论了。不管对错,就由他人评说吧。老李对感慨良多的是,几篇文章引起了老李在海外的一些回忆。
在西方,对于性是开放的。记得到大学宿舍第一天,校工首先教我们的竟然是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
让老李当年那个黄毛小子惊愕不已。后来也理解了,在男女开放的西方校园里,发生点什么,堵是堵不住的,那就疏吧。
只要不怀孕,一切不是事。在老李高中时,看到16岁同学喜当爹也真是不少了。这种事似乎是传统,老李认识的几位西方老人,也都遭遇过这样的经历。
仔细思索,追溯根源,风靡西方社会20世纪60到70年的代性解放运动是一切的根源。最初是为消除性别歧视,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运动,如今已演变成没人能理解的东西。
为了应对可能或已经爆发的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出台了一系列的富有人情味,在老李看来是没下限的措施防治。
西方大学里的生活是充满稀奇和刺激的。寻找刺激的少男少女和365天不间断的派对总会成为主题。
今天醉倒在一起的男女,明天可能是恩爱的情侣,后天就可能各找新欢。这里所表达爱情实在叫人费解。
时至至今,老李依然无法认同这种生活状态。看来中西方文化冲突是在老李身上根深蒂固了。
留学旅居海外的华人青年,有些还是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
曾经,老李与人合租了一段时间。华人房东把一间平房分成了六间房间,为赚钱也是够难为他了。
某日,来了位新房客,一个娇小的女孩,看起来蛮文静的。对人都蛮客气的。可惜这位娇小的姑娘送给我们一个巨大爆料。
女孩来了的三天后,清晨,另一位女租客想找女孩借点东西,没敲门就走了进去,嗖的一下蹦了出来,嘴里连声道歉,脸上有还点红。坐在旁边吃早饭的老李往屋里一看,心里明了。
我隔壁的高个男孩与那女孩正好在一起。老李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咋回事吧。
老李只是没想清楚,三天就能一起了,这爱情火焰得多旺呢?看这两位驾轻就熟的模样,估计也都知道未来是怎么个走向吧。
老李没有对他们的情感进行探究,即没心情,也没精力。人生的路途都是自己选择。是不是爱情只有自己知道了。
老李是个顽固的人,像西方这种极速而奔放的爱情模式始终无法认同的。即使曾行走海外10年也没能改变。传统东方含蓄细水长流的爱情模式更让老李感到安稳。
倒不是否认激情四射的爱情,只是不愿以爱之名让自己和爱人陷入因寻求刺激而使双方无奈又尴尬的境地。
老李无权抨击或评论别人的生活方式,当尊重他人选择。本来社会就是多元的。但老李亦有着自己的坚持。社会在变化,各种标准也在变化,但人心对对错的判断不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