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结婚
本人,25岁,即将面临从女儿到妻子身份的转变,从领证到即将摆酒这几个月时间里遇到的中国式结婚问题,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以下现象,不知道结了婚的你是否有共鸣。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的经历和观点。
【一、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二、男方家庭的经济能力】
【三、亲戚们的说三道四】
【四、双方父母的处理方式】
一、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是老生常谈了,从古至今,都讲求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只要你谈对象了,长辈必问,他是干什么的呀,父母的职业是什么,家境怎么样等等等等。小时候不能理解,觉得这是偏见,甚至势利,也被那种童话般的偶像剧冲昏了头。
长大后才明白,门当户对背后隐藏的是两个家庭的价值观,是相伴一生的价值观。
我的家庭是官员家庭,爸妈是单位里的领导,生活还算小康。我老公的父母是做小本生意,靠自己辛苦劳动种植售卖蔬菜,生活也是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我们双方都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在此为什么会提出门当户对的重要性,我也不是说我们不门当户对,从家庭背景上来看,一个从政,一个从商,听起来倒也不错。就是之前我们家族的礼节问题让我们两摔了一跤,深刻吸取了经验教训。
我们全家族都是官员,是的,无论男的女的,比如叔叔婶婶们。这就导致了我们家的形式主义很重,讲求排场,讲求档次,讲求地位,优越感极强(以上弊端我的父母除外)。
比如在我们家(特指过年回家全家族吃饭),一定要学会敬酒,并且每餐必喝酒,各种白酒洋酒葡萄酒,小酌。这不是腐败,只是习惯仪式感。
作为晚辈,一定要知道主动敬长辈,而且要注意敬酒的时刻,不能别人聊得热乎的时候或者吃饭的时候敬,也不能不注意顺序敬,也不能不会说敬语等等。
反正就是中国典型的酒场文化,在我们家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很累。装模作样,很累。
我知道长大了就应该做好角色转变,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这确实也是年轻人应该做的。
可是,为什么回家了就不能轻松自在地好好吃饭?为什么一没敬酒就要被指责?在外面已经够累了,为什么回到家还要和应酬一模一样地服侍这些领导?
这,就是每年回(老)家过年的状态。
介绍以上背景是关联到我们后面的礼节不当问题。
上次中秋节,是c先生在婚后第一次登门拜访我们家的日子,这在我们那边是一件大事,叫做“新姑爷上门”。但是由于我的疏忽,没有深刻领悟到家族的需求,导致了被家族批评。
c先生从路途遥远的家乡带来了特产、茶叶、月饼,装满了一整个行李箱,他是诚意满满,没想到却引发了后面亲戚们严重的指责。
理由是礼送的太轻了,这样太没诚意了,太看轻我们了,连最起码的烟酒都没有。
这确实也是我的疏忽,明明清楚家里官僚主义这么严重,当然他们为人也是很好的,但却没有想到应该送高档酒和中华烟。
其实这里我也没有责怪我家人的意思,毕竟背景不同,观念就不同,他们都是注重形式排场的人,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以礼品轻重来衡量地位轻重。
吃了这次大苦头之后,我和c先生都深刻领会到面对不同人群的送礼精髓,这也是一门学问。
刚开始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就做错了?为什么就一定要送烟酒?不过幸好c先生也是个很明事理的成熟男生,所以,以后我们引以为戒就好。
所以,如果两个人的家庭背景都是同样的,比如不相上下的官员等级背景,不相上下的经商规模,这样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类人,都了解彼此。
二、男方家庭的经济能力
在中国,其实我认为是对男方是有点不公平的。男方有房有车似乎成为了结婚的硬性指标。
当然,这也是看家庭,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是一上来就询问有无房车。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有房不是必填项,但一定是加分项。
在中国,两个人走到谈婚论嫁的阶段,势必就逃脱不了买房的魔爪。因为对于中国人而言,有房就有自己的安身之地,有房就代表有成就,有房才可以结婚。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但是,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试问有多少个年轻人能在适婚年龄买的起房?挣钱的速度永远比不上房价的速度,资本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所以,在中国,很多年轻人结婚都是父母辛苦攒了大半辈子的钱替孩子买的婚房,一般都是父母付首付,孩子还贷款,无论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买房。
我和c先生也是如此,他们家是四线城市,父母在市中心买了一套非常不错的大房子给我们结婚,很体面,也很顺利,来我们家拜访无疑是有底气多了的。
但是,他父母赚的也是辛苦钱,辛苦了大半辈子,为的就是儿子过得好。
c先生也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也很体谅父母。知道他爸妈为了我们的婚礼更加辛苦工作筹钱,所以和我提议接下来的婚庆钱和婚纱钱都由我们自己想办法出,怎么挤也得挤出来。
我也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妻子,没问题的,虽然我们自己也捉襟见肘。
其实我身边的朋友他们的婚礼都办的很体面,说实话我很羡慕。华丽的装饰,高档的场面,很是滋味,当然他们都是男方家出的钱。我多希望自己也可以这样。
可是,我也理解c先生父母,我也心疼他父母,他父母都是很质朴老实的人,对我和我爸妈都很不错,话不多,可是待人很好很通情达理,所以我也特别理解他们。
因为资金不足,所以只能在婚庆和婚纱上一切从简,毕竟,也不可能每个家庭都能轻而易举的拿出足够的钱来支撑一切场面。
三、亲戚们的说三道四
如果你是结了婚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你准备婚礼的过程中总会受到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总会有那么一些地方不合他们的意。
就拿这段时间我们经历的来说,送礼没送好,吃饭没请客,摆酒地点要做主,仪式感要强,甚至连往返路费都要包……等等各种问题,我也是醉了。
c先生的家离我们家六百多公里,确实很远,我也属于远嫁。我是独生子女,父母必然会特别特别不舍,但父母总是最爱你的人,即使再不舍,也会微笑着全力支持你。
但是,我就想对家里一些没摆正自己位置的亲戚说(没有恶意,纯发表看法)
是你嫁女儿还是我爸妈嫁女儿?父母都没什么意见你们怎么就这么多意见,这么多不满意?凭什么什么事情都要顺着你们,让你们做主?你们知不知道本来就是一件大好事,就因为大家的各种要求意见伤了和气有必要?
所以,中国式结婚,总是免不了满足这些亲戚们,好像婚礼就是以满足他们心意为目的举办的。
本来新人两家本身是很和睦友好的,就因为满足旁人的这些不间断要求,导致了新人及双方父母的郁闷和无奈。
四、双方父母的处理方式
我现在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为什么大家都说结婚很多事情,结婚很麻烦,结婚很烦。嗯,现在看来,确实没说错。
因为结婚,不仅仅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这就意味着,你们将要面临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而双方的处理方式,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家的关系。
比如,女方家没有依据男方的经济实力来提出礼金数额,导致男方家无力负担。而女方又坚持己见,男方也不肯让步,最终两个新人可能也是面临分手的地步。这些例子,很常见。
我很幸运,c先生的父母都是很开明和通情达理的人,我的父母也是。只不过之前的几次风波也是被家里的亲戚“搞事情”所致,并不是我父母真实意愿。
在礼金上,在礼金增加上,在红包上,在礼节上,c先生父母都一直理解我们并全力配合我们,这让我们也很感谢和铭记,正如他父母所说,不想我父母难做。
而我父母也是,无论在亲戚们多少次的劝说下,也一直站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为儿女考虑的角度,一切以我们生活得好为出发点。而不是像其他父母一样,坚决认为礼金就应该给多少。
假如我的父母坚决要求礼金金额大小,或者c先生父母又坚决不肯增加礼金,可想而知,这不仅会伤了两家和气,也会影响我们夫妻的生活。
所以,我很幸运,也很感恩,我有这样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感谢你们有睿智的头脑和开阔的心胸。
中国式结婚,令人头疼,却也无法改变。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样面临着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