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袁北苗(水稻育种专家)

2015-11-02  本文已影响36人  solomo

■ 编辑:四季味道 董小婷

“南袁北苗”,两位都是1930年出生的同龄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让中国人吃饱吃好,都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重要记载。

在国内近代水稻发展史上,人们不乏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南袁北苗”——南有袁隆平,北有苗永增。这一南一北,两位专家创造的不仅是他们人生的奇迹,更是我国稻米史上的奇迹篇章。的确,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中自古以来大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食。为此,我国对稻米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量”上解决了我们对稻米的需求,“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先生却在“质”上保证了我们对稻米品质的苛求。这一“量”一“质”恰恰解决了我们对“食”的欲望。

注定不平凡的1930年,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袁隆平和苗永增出生。而这似乎也预示一个划时代的开始。

苗永增和袁隆平都出生在一个国难当头,山河破碎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上学成为了一件极奢的事情。纵使这样,也仍然阻挡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救国”是他们内心的渴望。

袁隆平也在1936年开启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进入汉口湖南重庆小学重庆中学学习。随后,袁隆平先后在汉口高中、南京师大附中,西南大学学习。在求学期间袁隆平满怀热忱,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自己以后的杂交水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9-1946年,苗永增在双河镇小学就读。毕业后,又进入绥化县一中学继续度过了短暂的中学时代。1948年,八年的抗日战争以胜利宣告结束,绥化地区成立了以培养乡村知识分子为目的的乡村示范班,苗永增入学学习一年后毕业。在苗永增的求学生涯中,他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掌握了不少有关农学、育种等方面的知识。这也为他以后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不少理论支撑。

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教育水平是但当时中国首要任务。而袁隆平和苗永增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在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后,他们纷纷走上了那三尺讲台,开始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将自己的所学分享给更多人,像一支蜡烛一样,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心系民生,走上水稻育种艰难路。1960年,袁隆平在湖南安江看到因为粮食饥荒,许许多多身患水肿的病人倒下,这让袁隆平心痛不已。于是,他决定用自己所学习和积累的知识,尽快让粮食大幅度增产,解决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1942年,日寇占领中国东北,残忍的日寇不许中国人吃大米,也不许中国人捡稻穗。而中国人只有在大雪覆盖后,要靠抠老鼠洞里的稻穗才能吃上一口大米饭。因此,苗永增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想什么时候吃大米就什么时候吃,而且还要吃最好的大米。

历经彻骨,终得梅花扑鼻。要知道研究水稻育种可不是嘴皮子上的功夫,而是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吃得了苦,忍得了寂寞。要每天在试验田里起早贪黑,做好记录,查阅资料,测温度,进行稻种间的杂交等等,工作非常繁琐。尽管如此,苗永增和袁隆平还是坚持在这条道路上奋斗不止。

终于,袁隆平研制出来的杂交水稻也取得了成功。苗永增培育出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威优49”,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92年,苗永增研制出来的水稻品种,正是被命名为“绥粳1号”,创“绥”字号水稻品种先河。此后,“绥粳2号”、“绥引1号”、“苗稻1号”、“苗稻2号”等品种相继被国家审定推广,被誉为“中国寒地香稻之父”。

淡泊明志,一片冰心。尽管袁隆平和苗永增在彼此的领域收获了数不尽的掌声和鲜花,然而他们却都选择了淡薄名利,因为他们走上这条路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收获名利。袁隆平也选择了将自己的专利无私奉献给国际,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而苗永增对于自己研发出来的“绥字号”品种坚持不申请专利,不以个人姓氏命名。

袁隆平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中国人吃饱;而苗永增提高了水稻的质量,让中国人吃好。而无论是“量”还是“质”,毫无疑问,袁隆平和苗永增都在中国社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越是憧憬,越要风雨兼程,而今已经86岁的两位老人仍然在他们所热爱的这项事业中奋斗不止。

二位老人家这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国人、为社会奋斗终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发扬。不是简单的感慨,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在祖国最艰难之时袁隆平老先生让我们吃饱了;在祖国最贫瘠之时苗永增老先生让我们吃好了;而今天的“四季味道”秉承着让大家“吃的放心,吃的安全”信念,也在默默地努力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