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动人,你知道多少?
依然记得当年选专业时候的懵懂,也算是糊里糊涂进了营销专业这个大门。有一半大概是因为喜欢变化,讨厌呆板的工作,比如会计、审计这样的,其次是当时觉得成长性大,转行容易。
大学的营销专业老师说过一句:我们这个专业,随时要做好抢别人饭碗的准备,因为别人也会随时来抢你的饭碗。当时的我有点被蒙在鼓里,凭啥别人能抢我的饭碗?后来进入企业实习,做多用途储值卡销售助理的时候才了解:别人来抢饭碗是真的,因为营销的门槛很低,会沟通,能打动人就可以。会沟通很好理解,要和一个人相谈甚欢再容易不过了:先从沟通安全边际高的天气、食物,或是星座聊起,再引申到爱好、事业和追求,你几乎可以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我想谈的更多是后者,如何去打动人。这个能力,打心底说真的挺难的。有一个词我想大部分人会有些抵触,叫“察言观色”。可是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说实话,你很难去打动一个人。西方学派喜欢用“微表情”来解读这个能力,譬如人在获得称赞“你穿这个真的好看”,“你好像不爱出门”这两个评价评价时脸上会本能的有一种很难捕捉到的表情显露出来,这个表情之微小和迅速,以至于大多数人都不能判断出来。
关于这点,很多小说里有描写到“他的脸突然地抽搐了一下,仿佛触电一般,似乎不能接受母亲已经去世的这个消息,接着浓郁的悲伤开始从他的心头酝开,两个眼睛似乎有晶莹的光点润在里面。”这里的抽搐,就是一个微表情的描述,表达的是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的震惊。而打动人的过程里,需要一些类似“以情取人”的技巧,美剧《Lie to me》里对于微表情有着许多不错的解读。
最后是关于促成事情,也就是真正触发事情由量变转向质变的,在于一个关键的定性句子,且把它称作“成交金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个关于谈判的典型例子:男主人公安迪作为一个银行家因冤入狱,在和贪污势利的典狱长有一段精彩的博弈。安迪需要一个安静独立的牢房和一个宽松的劳改工作,于是他用帮助典狱长做账避税以及洗黑钱作为他的筹码来谈判,最后成功打动典狱长的是这句“做黑手的有酒喝,才有尊严,这是我的浅见”。而前面一系列诸如“我可以帮你们省钱”,“请律师要钱,而我完全免费”则是为了最后“成交”做铺垫。来简单看看成交的这句话:“做黑手的有酒喝”表达的是自己的诉求,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角色就是做你的手下;“才有尊严,这是我的浅见”则表明了获取自己利益(喝酒)的目的,让对方感到我们是互相交换价值,让别人感觉平等甚至略占上风的生意才是最好做的,既不会让人觉得尴尬同时又心安理得。
最后小结一下,打动人的关键:诚意和有共通点的沟通,体现交换价值的成交金句。我这么诚意的鸡汤灌顶,你被打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