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4——如何在班级里开展分层教学?
【教学反思】4——如何在班级里开展分层教学?
昨天的作业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比较阅读,学生结合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与“小练”(学校下发的《语文作业本》,我们习惯称之为“小练”)上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进行比较阅读,从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等方面分析异同。课堂上我给予了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并且我们一起讨论了这几个方面的异同,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在以上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加入“大练”(学校下发的《一课一练》,我们习惯称之为“大练”)上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进行比较阅读,从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等方面分析异同。
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认为学生应该掌握了其中的知识点与技巧,再迁移运用大部分同学应该不成问题。可事实上是,只有一部分同学做得比较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以下问题:
1.对母亲形象的分析不全面,概述不够精准;
2.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不到位;语言特点的分析流于概念,没有结合文章语句具体阐释。
3.个别同学只分析了“异”,没有分析“同”。
4.还有极个别同学答题格式混乱,内容穿插,条理不明。
5.个别同学态度不端正,敷衍答题。
这个题目看起来只有一道大题,事实上阅读量比较大,题目也有一定的难度,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的题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最后的结果也就良莠不齐。重新再讲一遍,优生不愿听,中等生很有必要,后进生一遍还不能到位,怎样才能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分层教学!
可语文如何确定分层?只用分数衡量,明显不科学;在一个班级内,可分几层?分层后如何安排座位?如何安排教学?是否可以采用“复式”教学?如何确保学生的素养提高?很明显不能一味追求卷面的高分而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因为最终的测评是一样的。合理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如何核定原有的语文能力?深思!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