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想法

无知者无畏

2024-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滴水穿海

今天晚上,从来不关注教育动向,特别从容淡定,心态超级好的爸爸,今天主动给值班的我灌输了这样的理念:“初中靠卷,高中打回原形!”还配了一张“北京中考和高考的分数分布”对比图,立马脑补一下初中生家长的焦虑画面……

翻翻聊天记录,看到跟学霸家长的微信,对我既往的评价:“其实你女儿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你的心态,以前的你真的是个心态淡定的妈妈,不攀比不焦虑,很佛,现在你受到环境影响 ,对女儿要求就不一样了,你以前很佛……”是啊,以前的我的确很佛,也很懒散。

为啥我这么佛呢?大概就是应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吧。

女儿是标准的“10”后,那个时候,早教还没现在这么热门,“幼升小”的竞争还没摇号之前那么惨烈。

那时的我还尚处于逛商场,购物,吃饭的“青春尾巴”的时期,只是带着孩子上了点兴趣班,跟文化课毫无关联。

所以,我家娃基本上就是在我们一路佛系和“无知无畏”的育儿理念中成长走来的。

记得幼儿园毕业前夕的最后一个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很肯定地对我说:“某某妈,你家孩子以后读书没啥问题的!”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我这个“无知”的妈妈,变得更加“无畏”吧……幼升小的暑假,别家的孩子都在上一些“幼升小”的衔接课程,可我家很笃悠悠地随孩子玩了一个暑假,在家搭积木,玩乐高,看电视……文化课啥也没学,竟然连写字班也没给她报过!

结合当下这个内卷到窒息的教育时代,现在回想起来,不觉后背发凉,真觉得太可怕了!当年的我,怎么会如此坦然到“无知且无畏”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因素吧。

比如:我女儿出生的那个年代,学习教育氛围确实也没现在这么卷,家长也没如此的拼尽全力去鸡娃。

比如:我本人确实也不热衷于“鸡娃”,也根本不懂得“鸡娃”这个概念,对于教育的信息充耳不闻,信息闭塞不通,也不知道去主动求教有经验的过来家长……如此种种,助长了“无知者无畏”的

再比如:我前文提到的“幼儿园班主任的那句话”,她可能只是暗示了我家娃有点学习的天资,但没暗示到超前鸡娃的重要性,更没给到我教育内卷的本质。

事实是,幼儿园班主任的话,也并没有说中全部的真相。比如:我家娃进入小学后,并没有老师说的出类拔萃,算中等偏上的娃,最好的时候也只是班级前十吧。

那时候,可能还看不上“超前学习”的教育状态,私心想着:真正聪明的娃,是不需要提前学很多知识呀,有真本领的娃,不需要补课呀!“不补课,但我娃照样还能考的好”,才是当初那个“无知无畏”之我的真实心态写照吧。

于是,我家娃确实在懒散和自我中度过了五年的小学学习生活。

小孩没学过新概念英语,四年级才去报个某机构的数学培训班,一路对口公办,从未想过去民办学校,也不曾动摇号的念头,因为不想鸡,也确实鸡不动,多数源于孩子个性使然吧: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太多的不同,一个叛逆倔强难搞的孩子,是乖巧听话懂事孩子的省心家长们难以想象和体会不到的“育儿之难”,所以现在也依然鸡不起来……我佛,所以我随缘。

迈入初中以后,在激烈的校内竞争中,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卷带来的冲击和,在七升八的暑假里,开始了我想象中的“鸡娃模式”,比如提前学一些八年级的物理,但哪曾想,学霸们早已学完了初中物理,正向着高中知识披荆斩棘呢!

我家娃就是学的晚,学的少,但那又怎样呢?我并不觉得这是落后的育儿表现,相反我依然不赞成大批量的“鸡娃教育模式”,也不认同“越超前越好”的内卷,我依然觉得适合孩子的学习节奏,才是最合适孩子的。因此,我对她的未来还是有所期待,只要她自己能觉悟,能努力,我相信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期许的。

我说过: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鸡”出来,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鸡”的教育模式。于是,我彻底认命当初抽出我娃这个盲盒,只要她身心健康,快乐生活,不就是最好的育儿答案吗?

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放过自己吧,也是一种莫大的坦然和超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