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蝶(七)
三天后,尚珂来到医院。
博院长见到一脸冷傲的尚珂第一句就说:“你……我是志在必得!”
尚珂直逼主题:“招聘简章中为什么没有写明‘一人只能报一岗’?!报名的时候,我反复问过能不能一人报两个岗,人事科明确说‘行!’,现在反到说我们涉嫌作弊!”。
尚珂克制着愤怒:“再说,人社厅是怎么走程序的?!如果不允许一人报双岗,那报名资格审查是怎么通过的?!”
“为什么成绩公示都出来了,该录取了,却反说报名不符合规定!取消了我们的录取资格!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要举报人社厅招考流程不规范!”
终于,尚珂拿出了采访时的凌厉和咄咄逼人,连珠炮似的发问。
“先别急,你千万别意气用事……”院长眼神关切的安扶道。
“党委会决定,给你们10个新引进的主任按人才引进直接打报告申请编制……”看到尚珂一脸决绝,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党书记赶紧说。
尽管事业单位已经通过社会公开招考,但当时吸引尚珂来医院时两个“一把手”共同承诺,可以在设定报考条件时向她倾斜,而且在面试环节医院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优先纳入编制。否则,尚珂是绝不可能来这样一家医院的。可中间竟然出了这样的叉子,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最令尚珂深恶痛绝的是这里明争暗斗的办公室政治。从开心自由的媒体环境进入医院,尚珂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很不适应这里的党同伐异,虽然她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行差踏错。
加之,易容很怕尚珂掌握了办公室那一套工作流程,急着将她踢出去。时不时的给党书记打小报告:“她老是靠着办公室,靠我们给她提供线索,自己不积极主动,分出去能更大的发挥她的才能……”
党书记是个很敬业的人,却极喜欢听小报告。在易容的旁敲侧击下,党书记将她分出去单另成立宣传科。为了稳住尚珂,尚珂被任命为宣传科副主任。
内忧外困一起袭来。
与报社的精英文化相比,医院落后的企业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让尚珂越发怀念起报社的团结友爱和温暖。
为了稳定尚珂的情绪,博院长派她去北京参加媒介素养和网络宣传培训班。
虽然已经离开了报社,但尚珂还是抓住这次培训的机会就当下的医患关系专访了两位国家级媒体的总编,采写了篇高端访谈,连夜发回报社。
尚珂始终都认为记者是一种人而不是一种职业。
“您说,我是留在医院还是回媒体去?”采访完《医药报》总编薛总后,她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媒体是自由,收入也高。但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出现,纸媒在逐步衰退。况且,在现行体制下,当记者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有了病痛,媒体是不养老的。还是有个稳定的工作好……况且女人要顾家,不要把自己搞那么累……”50多岁的薛总感慨,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使他感触良多。
正如薛总所说,新媒体兴起,微信已经迅速占领人们的生活。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报纸唱衰,订阅量一再下滑。报纸纷纷寻找出路向全媒体转型。其时,纸媒已经很少刊发特稿和系列报道,成为一种短频快的快餐文化,尝试进行短视频和各类直播。
“这个整版专访触角敏锐、角度新颖、切中要害,将医患关注的焦点问题都提了出来,逐条剖析,而且有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医患都有启发,不错……”总编雷鸣在编前会上评价,要求破例按整版刊发,得到了编委们的一致赞同。
从北京培训回来后尚珂得知,医院人事科按照医院党委会的要求起草了医院申请按特殊人才引进解决编制的报告并呈送给省人社厅。
这让尚珂觉得就像沉船的人在汪洋大海上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院长走了,今天早点到单位吧”还没起床,易容就打进了电话。
“走了?去哪儿了?”尚珂迷迷糊糊问。
“去世了……”
“……”尚珂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半天没反应过来。
尚珂急匆匆到医院,医院行政楼出奇的安静。
医院中层干部从四面八方赶到ICU,院长静静的躺在冰冷的床上,身上盖着党旗,身体已经浮肿。
院长博谷前一晚接待客户回家后突发心梗,120赶到时他已经与世长辞。
博谷有着很好的演讲口才和煽动能力,而且具有亲和力。每次院周会在他的演说下,大家都群情激奋、斗志昂扬,对医院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医院的凝聚力空前高涨。
他的意外离世,使医院里一片惊魂落魄,大家都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院领导都去厅里汇报了。昔日人来人往的行政办公楼里很沉寂。
博院长是在被媒体宣传的大红大紫时走的。
那是一场发生在傍晚的生命救援。120急救车送到医院一位昏迷中的老人,“病人小脑出血需要立即手术!”医生紧急会诊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这位老人身上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物件,没有家属为其签字。
等家属签字还是先手术,这是面对生命的抉择。
“立即手术,先救人!”一贯奉行“医者仁心”的博院长在手术单上毅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必须要争取最佳的手术时间。”
在医患矛盾随触即发,各种医闹事件也时有发生的环境下,院长仍以患者生命至上选择了手术救人。
几天后,当病人家属找到医院时,老人已经苏醒了,“感谢医院,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他就没命了。”病人家属表达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此时,卫生部刚刚推出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医院先手术救助三无病人正符合这一政策,尚珂以记者的敏锐抓住了这次事件,立即邀请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病人选择医院,就是以命相托,责任重大”博谷面对连日来媒体的关注坦然地说。
卫生厅副厅长文霞说:“这表面上看,是一个‘先签字还是先救人’的问题,深层的实质,却是医生的职责与风险问题”。
在尚珂的精心策划下,这个报道成为持续一周的热点新闻,博院长不仅上了省晚间新闻,还上了全国《新闻联播》和央广新闻。
消息不胫而走,医院人兴奋地谈论着,这样一所沉寂十几年的医院突然连续不断的爆出一条条亮点新闻让员工们看到了希望。
尚珂也因为突出的业绩被提升为宣传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