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简友广场哲思

0040.第40天写作复盘|我看见了一样的风景,但我仍然要去

2020-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小杰007

40天前的一个决定,让我走到了这里。还记得立下这个flag的时候正值盛夏,世界一片燥热,现在却已是初秋,秋叶开始掉落,记得当时的心情,无以言表,满怀期待。

当我翻看这些天的文章,并没有找到清晰可见的轨迹,没有什么值得兜售的经验,时间大致相当于2个21天,我写了大概两个习惯养成周期,然而没有发现文案们所说的蜕变,也没有破茧而出的喜悦,更没有赚到100万。在简书上,零星的点赞和阅读量都少得可怜,大家期待的华丽转身,并没有发生。就像大家一致向往的那个地方,我已经走了两遍,传说中的宝藏并不是随处可见。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从零开始,如果你也想来,我的经验就是:请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我是为什么开始写作?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因为过去10年,我基本上没有正式写过文章。我记得4年以前,我开始读书,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写读书笔记。因为关注个人成长,遇到了剽悍一只猫和他的剽悍行动营,在那里我开始每天写作,如果没有那段写读书笔记的经历和剽悍行动营的历练,我也许并不会开始写作,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方。

那为什么开始写读书笔记呢?因为当时在得到遇到了李笑来老师,正是他让我意识到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订阅他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每天学习并且留言,虽然写的不怎么样,那段经历让我开始写一些东西。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可能也不会读书,不会写读书笔记,也就不会走到这里,是一连串的行动指引我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我发现scalers——《持续行动》这本书的作者,他从2014年开始写下第一篇文章,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找到第一份工作,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直到2016年他建立了自己的社群,带着更多的人持续行动,当时我刚刚找到第二份工作,仍然浑浑噩噩。真的不禁会想,如果当时关注了scalers的公众号,也许现在的情景会大不相同,但是遇见不仅仅需要运气。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找到一个人真的非常简单,动动手指就能检索到很多信息。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正是那颗持续成长的心,如果当时我关注个人成长,就肯定能够遇见我想遇见的人。秋叶大叔2012年开通了公众号"秋叶青语",每天增加50位粉丝,持续150天,个人保持持续成长,出版了七堂课系列书籍,建立了PPT训练营,开始带着近万人一起学习,而当时我正在武汉念大学,他就是武汉工程大学的教授,然而令人费解的是,2020年半个月的时间我读了他的两本书,并且报名参加他的写作训练营。我觉得,你的某个注意力焦点,能够决定你的成长轨迹。

如果说我为什么开始写作,抛开个人成长的目的,不带着写作变现的功利心,我觉得是我自己慢慢走到了这里。就像我要去远方,我选择了一个方向,沿着别人已经走过的路线,我看见了路边一样的风景,我接下来只需要持续往下走就可以了。

什么是文章?

很多人羡慕别人的万字长文,条理清晰,纹路明显,就像一个鱼骨架,优美风雅又不失逻辑。却不知这些都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呈现出的效果,scalers管这叫涌现。就是当我们积累到一定的量,质变自然发生,灵感自然涌现。就像济南地下的泉眼,只有水流汇集,才能形成优美的趵突泉。

如果问我文章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思想的涌现,是我们积累的思想,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效果。如果能够勤加练习,保证足够的输出,文章框架自然形成,就像自然生长出来的骨架,稳定并且合理。

内容从哪里来?

我当前的输出都是从以前读书积累的存货中调取的,并不是无中生有。甚至有几篇文章就是我的读书心得,通过摘抄改写加上自己的感悟,最终形成一篇文章。我觉得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未经开发的CPU,我们需要往里面写入操作系统,才能做到有效输入输出。内容必出自积累的知识和思想,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出最终的文章。

如果存货不够怎么办?

除了大量阅读,持续做事情,我想不出别的内容生产方式,只有足够的存货,才能形成输出流。到差不多10天左右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存货严重不足,觉得自己写不出文章,焦虑感袭来。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并且把每天读到的内容进行改写,然后加上自己的感悟和延伸,形成一篇文章。每次写完都如释重负,我不明白为啥这么折磨自己,每天经历没东西可以写的焦虑,直到渐渐习惯这种状态。

所谓的输出倒逼输入,就是这个道理,当存货不足,储备亮起红灯,还有一个写作任务没有完成,我目前能做的只有大量阅读,持续做事,然后把自己的总结和感悟写出来。

当我把持续写作这个flag立起来,开始行动,对事物的敏感度和思考深度也开始提升,现在倒觉得存货并不是问题。

读书能不能解决存货的问题?

单单靠读书,我认为并不能解决存货不足的问题,还要加上践行。阅读是接收,践行才是内化吸收的步骤。阅读只是一个接收过程,它并不会自然产生结果。还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加入自己的体会。
比较好的方式当然就是践行书中的知识,做一遍和看一遍,效果肯定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深度也不同。

你的根基在哪里?

想要通过写作收入百万?我觉得这虽然并不是梦,想要实现需要承担的风险非常大。就像那些高收益的基金产品,需要承担更好高的风险。如果只靠文笔和思想深度打造个人品牌,没有一个领域来支撑,更是难上加难。还不如找个领域深耕,通过写作相互促进。

现在这个时代,畅销书作者往往是做事情的人,而且做出比较大的成果的人。如果没有事情可以做,只是钻研写作技巧和文字的运用,风险还是很大的,毕竟生活是有成本的。如果在一个领域内做事情,这就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可以不断写该领域内的内容,或者和该领域相关的内容,一方面能够深耕下去,一方面也能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所以,自己的专业领域就是写作的根基,没有根基,内容不会枝繁叶茂。

写作技巧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

所谓的写作技巧,一千个人有一万种写作技巧,全部掌握其实很难实现。它只是承载思想的工具,就像飞机火车,你的思想搭载着这些工具开始传播。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文章,也有视频,还有行为艺术,写作并不高人一等。

只有当你开始有输出,积累了足够的量,技巧才能起作用。开始之前过多的研究技巧,反而给人一种压抑感,成为一个"伪完美主义者",老是想着学好了再开始,等到真的开始了,还是要经过第一个阶段,还是一样的迷茫没有方向。这让我想起了上大学第一次来到武汉的情景,虽然提前了解了这座城市,看了地图,面对密集的人流,宽阔的马路,依然迷失了方向,恐惧再次袭来,只好就近躲到宾馆里面平复心情,第二天依然忍受着焦虑走到学校。等生活了1个月,这一切似乎又变得稀松平常,地标和公交站牌就能指引我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就像地标和公交站牌,写作技巧就在那里摆着,你不去适应,不去积累,只是学技巧看地图,能到目的地吗?只有尝试输出,积累起足够的量,有了驾驭文字的能力,技巧才开始起作用。一开始,就按照自己现有的资源写就可以了,什么焦虑、迷茫、思考、搜索、失望、自卑、放纵、后悔,我都经历过,而且现在依然在经历着。

我花了不到2小时写这篇复盘文章,用来梳理这段时间的行动,也便于找到未来的方向。我觉得,我只不过看到了和前人一样的风景,但我仍然向往。如果要说现在有什么期待,我庆幸自己已经走到了这里,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能做的就是整装待发,面向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