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

铁甲星舰/01/矿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169人  潘斯基

寂静广漠的星空。

距离奥克瑞玛小行星带二十光秒之外。

一艘采矿船接近了一颗孤零零的小行星。

不远处,还有一艘铁甲护卫舰,安静地等待着采矿船完成采矿作业。

小行星是宇宙中飞行的山。

在地球上,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山含有矿石。

公司花费了十八个月的搜寻,才定位到这颗富含白金的小行星。

这颗直径400米的小行星,含有八分之一的铂元素,将近200吨的矿产。

仅这一项的价值,就高达1500亿星币。

采矿船慢慢倒退着,用尾部靠近小行星。

等接近到合适的距离,从采矿船尾部的钻探采矿机上,射出了一枚锚定鱼叉。

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小行星持续遭受着陨石、高能太阳微粒和宇宙带电粒子的冲击,这使得小行星的表面布满了无数撞击造成的陨石坑,以及蓬松的碎石粉末。

锚定鱼叉穿过表面的这层碎石粉末,刺入下面坚硬的岩石。

鱼叉上的倒钩,紧紧咬住岩石,令鱼叉牢牢固定。

鱼叉后连接的缆绳迅速收紧,将钻探采矿机,连同作为主体的采矿船,一起平稳地拉向小行星表面。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钻探采矿机前部的三个支架,轻轻地插入小行星表面。

支架稳定之后,启动了支架末端的螺钉钻头。

螺钉钻头转动着深入小行星内部,将钻探采矿机与小行星完全固定在一起。

接着,钻探采矿机发射出一颗5克的钽子弹,以300米/秒的速度撞击小行星。

子弹撞击小行星喷射出的样品颗粒,立即被收集器收集起来,输送到样品室。

样品室立即自动对收集到的200克样品进行分析,确认没有外星生命以及污染物的迹象后,钻探采矿机开始了采矿作业。

钻探采矿机的钻头降下,插入小行星表面,开始向下旋转。

镶满金刚石颗粒的钻头,轻松地切削研磨岩石,使岩石产生裂痕并完全破碎。

随着钻头深入岩石,钻头后部的封闭套筒也随之进入钻孔。

封闭套筒开始自动充气并膨胀,紧紧贴靠在钻孔的孔壁上,将钻孔密封起来。

接着,一股高压气体,通过连接钻头的内层管道,注入钻孔。

高压气体推起钻头磨碎的碎石,又从外层管道流回钻探采矿机内。

由于封闭套筒的密封,高压气体无法从钻孔与管道间的空隙流出,只能沿着管道进入钻探采矿机。

就这样,随着高压气体在内外管道的来回流动,松散干燥的碎石,源源不断地向钻探采矿机内部输送。

获取到碎石的高压气体,以30米/秒的速度,顺着管道流入钻探采矿机中的气旋分离器。

气旋分离器将含铂的碎石分离挑选出来,又送入磁悬浮输送带。

磁悬浮输送带将矿产一路输送,最后,送达采矿船外部悬挂着的存储箱中。

不久的将来,这些满载而归的存储箱会在采矿船行程的中途卸下。

而内部被掏空的小行星,则将被运送到出价最高的星域。

中空的小行星,内部可以改造为环形的人造重力区。

岩石外壳又能提供一个免受陨石打扰的场所,并且具有天然的风貌。

是理想的私人度假区。

价值极为可观。

钻头不断向下挖掘,存储箱中的矿产也随之增多,采矿作业进入了平稳的阶段。

这将是一个持续进行,较为漫长的过程。

采矿船启动引擎,同步开始了牵引运送小行星的行程。

引擎发动的指令下达。

核融合引擎内部,12束超高功率激光同时射出,将焦点汇聚到一团针尖大的热核燃料上。

这团小小的燃料悬浮在一个磁场中,以免接触到其他任何物质。

小团燃料由来自月球基地的稀有物质氦-3,与提炼自海洋的另一种物质氘,混合而成。

汇聚在小团燃料上的12束超高功率激光,瞬间产生了1亿5千万摄氏度的极高温。

由于燃料被激光加热到极其高的温度,燃料中的氦-3和氘的原子核变得极其活跃,获得了极高的运动速度。

在狭小的燃料空间中,大量高速乱动的原子核,难免有偶然相遇的一刻。

终于,第一对氦-3和氘的原子核,进入了碰撞距离,并不断靠近。

由于两颗原子核都带正电,随着不断靠近,两者间相互排斥的电磁力也越来越强。

这股极其强大的电磁力原本是不可对抗的。

但由于极高温度赋予原子核的极高速度,原子核高速飞行的能量已超过了相互排斥的电磁力。

两颗原子核继续相互靠拢。

当两颗原子核接近到万亿分之三毫米时,两颗原子核之间,产生了极短距离才能生效的核吸引力。

这股更加强大的核吸引力远远超出了相互排斥的电磁力。

两颗原子核瞬间被核吸引力拉近,随即融合在一起。

两者融合为一种新的物质氦-4,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融合就此产生。

就如同两个不同颜色的颜料小球,相互碰撞在一起。

两个颜料小球碰撞混合在一起的部分,形成了一种新颜色的小球。

而碰撞散失出去的部分,则转化为大量释放的能量。

第一对核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小团的热核燃料继续保持着上亿摄氏度的极高温。

令下一对原子核的核融合能够接着发生。

核融合以每秒250次的速度接连不断地进行着。

源源不断产生的巨大核能,被引导进入推进器,将用于助推的氢气燃料,猛烈地点燃喷射而出。

采矿船喷出的尾焰将小行星的一面照得雪亮。

小行星微微一震,开始被采矿船牵引拖动。

小行星刚一挪动,一只无比巨大的触手从星空中跃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行星近旁。

巨型触手轻轻扭动着,漫不经心地搭在了小行星上。

在一旁戒备的铁甲护卫舰,立即留意到异常,开始朝这边转向。

巨型触手动作轻柔地触摸小行星,又轻轻触碰采矿船与小行星连接的部分。

触手上大量分布的吸盘贴上来,来回摸索着,像是在细细品尝味道。

采矿船开始加速,引擎轰鸣着,想要强行将小行星拖离巨型触手。

巨型触手灵活地转了个圈,卷住了与小行星连接的钻探采矿机。

触手上分布有18000个吸盘,每一个吸盘都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动作。

卷住钻探采矿机的吸盘,紧紧贴在钻探采矿机表面,并猛力向内收紧。

吸盘内部形成真空,将钻探采矿机牢牢吸住。

巨型触手用吸盘紧紧抓牢钻探采矿机,与采矿船强大的核融合动力相互拖拽。

强力的拖拽,使采矿船一些脆弱的连接部分开始出现裂缝。

采矿船立即关闭引擎,停止了前进,以免将自己扯成几块。

趁着这个机会,巨型触手顺着钻探采矿机,一路攀上了采矿船。

吸盘在采矿船表面滑过,令采矿船内回荡着咯吱咯吱的刺耳声响。

触手反复摸索着悬挂在采矿船外部的存储箱。

这些存储箱,除了存放矿产之外,其中还有两个燃料箱,存放着采矿船沿途搜集到的氢气燃料。

触手停在其中一个燃料箱上,并慢慢将燃料箱盘绕包裹起来。

铁甲护卫舰正加速向这边赶来,想要靠近之后再发动攻击,解救采矿船。

然而为时已晚。

强健无比的触手盘绕在燃料箱上,开始慢慢用力收缩。

触手的肌肉组织,具有横向和纵向交错的肌肉纤维,可以同时向各个方向用力。

这些肌肉纤维非常强韧,收缩幅度能达到70%,足以对抗超过自身重量一百倍的力量。

在这强大的力量盘绕挤压之下,脆弱的燃料箱外壳开始扭曲变形。

燃料箱内存放的液态氢气燃料,也随着强烈的挤压,冲开了阀门,向采矿船内部喷出。

从阀门喷出的液态氢气,在采矿船内部四处流淌。

由于船内温度较高,四处流淌的液体氢气开始转化为气态。

氢气与船内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

这些危险气体在船内不断扩散蔓延,浓度越来越大。

这时,燃料箱中的液态氢气已几乎全被挤压出去。

巨型触手最后一用力,直接将燃料箱完全压扁。

燃料箱压扁时,内部的金属部分猛烈地撞击在一起。

这些金属部分因为猛烈撞击而破损,飞溅出一些小的碎屑。

撞击破损的同时,撞击的机械能量,转化为大量热量。

这些热量,又在小碎屑因撞击飞溅出的瞬间,集中到小碎屑上。

大量聚集在小碎屑上的热能,产生了高达1700℃的高温。

高温使小碎屑开始燃烧,炽热的火焰发出明亮的白光。

小碎屑形成了一缕冒出的火花。

炽热的火花瞬间引燃了积聚在采矿船内的危险气体。

爆炸开始了。

舱门被一个个炸开。

爆炸冲击波和碎片横扫整个采矿船,没有一处能够幸免。

巨型触手迅速放开了正在爆炸的采矿船,如同扔开一个烫手的山芋。

触手躲开采矿船的同时,还顺手轻轻一拍,将旁边的小行星推向了星空深处。

而此时,正赶过来的铁甲护卫舰,迎面撞上了采矿船爆炸产生的碎片。

滚烫的碎片刮过星际战舰表面的装甲,划出了道道划痕。

星舰开始转向。

已经失去了要护卫的目标,现在,星舰的任务变为了立即撤离。

巨大的触手微微下沉,又慢慢扬起,拦住了星舰的去路。

星舰被迫紧急减速。

红色的警报灯亮起,尖利的警铃响彻船舱。


下一篇:铁甲星舰/02/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