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面面观》——口语化的点评说清小说里的纵横
他这个人说起话来总是一针见血又不乏幽默感,爱写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儿里,那些别人认为的浪漫下欠缺讽刺的虚伪。
要问福斯特说话能有什么不客气的呢?他最多是自嘲能写《李尔王》的大文豪也不如会写分析《李尔王》文学论文的人能考上编制;同时顺便儿很善良地在本书的前十几页就告诉大家,如果作为英文作家,要是连他在书中提到的这些文学作品都没看过,就别摸什么文学评论界的大门了。因为你根本连他说的那扇大门在哪儿都找不到。
而看过本书之后,就会发现:现代的小说里,人们对于生活的细节的理解,还是太贫乏了——或者,我们也许可以从过去的文学评论中进一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到底存在什么可以值得被书写成一部著作,等待他人切实的评论。食物、睡眠、行动、心理……福斯特借助自己文学评论家这一身份的天然属性,将自己擅长的对比手法,夹叙夹议,使得本书作为一部将讲话汇集在一起的作品,即便处处多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去评述诸多文学作品,但却并不妨碍福斯特展示出他对文学作品可怕的洞察力。
比如,他对于文学作品与历史、哲学等学科方面的联系的评价,认为小说中书写的事实,可以是小说家因自己的脾性,对事实加上或减去一个未知数的结果,而这结果将与事实大相径庭,甚至颠倒黑白。所以,他主张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可以通过讲述同一个人物的不同故事,从源头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塑造出一个与历史记载中并不相同的历史人物的故事。为此,福斯特还引用了其他文学评论家的说法,即“每个人都有两面,各自适合历史和小说”。
此外,福斯特还以意识流作家们的写法为例,认为时间在文艺作品中是超越了物理意义方面的存在,但是小说中时间的变动,并不能使得作品的哲学性超越小说本身作为一种体裁的意义。
本书评论个人风格突出,涉及内容广泛,对阅读者在经典名著类(特别是英语文学作品)方面的阅读积累的要求较高,适合外国文学专业或者喜欢阅读文学评论的人群阅读,以及想要打破创作瓶颈、学习一些文学创作理论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