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成了美国的“人才培养基地”?你怎么看?
最近,有网友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清华北大每年的毕业生都有相当大的部分流向美国,不少甚至直接脱离中国籍入了美国籍。这样看来,我国的最高学府岂不是成了为美国培养人才的基地了呢?国家花费那么多钱培养的人才,最终却成他国之美?
话题一经提出,便引起许多网友讨论。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呢?
小编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而且合理的,即使要怪,也怪不到毕业生上去。为什么呢?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清华北大在成立之初本身就是为了培养能够进入外国学习先进技术的学生。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很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继续深造。而国内的各项理论、技术与外国先进国家(尤其是美国)差距很大,所以将毕业生们派遣出国进修本身就是更好的选择。
确实有相当部分毕业生留在外国甚至入了其他国籍,但是也有不少选择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留在外国的,也能够和中国做大量合作研究,带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再不济,也可以以个人身份向国内的导师、校友等传递国外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这对我国的发展非常重要。
第二,国外对高精尖人才的待遇更好
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事实,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选择加入其他国家也无可厚非,与其责怪他们不如提高我国对待人才的待遇。
近些年,“科学家不该赚得没有明星多”之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也表明更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相信如果国内的待遇同外国相近时,每一个中国学子都会在学成后主动加入祖国的建设大业。
第三,国外的学术环境相对更纯粹
由于历史传统,我国的学术环境带着许多官场气息。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那么薪资待遇、自由度、申请资金以及项目的流程都会是摆在人才面前的问题。
而国外的学术环境相对更纯粹,真才实学的人靠自己的大脑就能取得杰出的成就。不过我国的学术环境在逐年整改下风气也越来越好,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才将选择留在祖国。
看了这三条原因,相信大家也会对这种现象有更多的理解!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心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编辑:Amber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