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领福利
逢年过节, 单位都会发福利。原来是发实物,现在发福利卡。
这也算是改革吧。拿着福利卡,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购买想要的物品。这样挺好。
今天的福利卡,和往年一样。没有变化,一张超市卡,一箱肉制品卡。
今天,退休人员看到群通知,也陆陆续续来单位领福利卡。
一个系统的人员,几十年,即使退休了,如果不是变化太大,也还都能认出来。
听到办公室外,有人在问,福利卡在哪边领?
看来,这是第一次来领,不知道在哪个办公室。
推门进来的是老马,我一眼就认出来。他还是原来的模样,高高的个子,一说话就笑。我连忙站起来,笑着迎过去。
我们在一个家属院,住了十几年。他中年以后,身体就不好,有糖尿病,平日饮食很注意,长期打胰岛素 。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看他,精神竟比原来还要好。
发福利的小同事,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又不好意思问 ,就看向我。我会意,过去指着名单上的名字,对她说。
新来的这些年轻的小同事,那里知道那些退休的老同事呢。
接着王玉兰领着她的外孙女,来给她婆婆领福利。
当我说到这儿时,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绕呢。
王玉兰是同事,前几年退休。王玉兰的婆婆也是我同事,在我刚上班时,她正好退休。
也就是说,王玉兰和她婆婆即是婆媳,又是同事,我们都是一个系统的同事。不知我说清楚了吗?
和王玉兰说着话,看她胖乎乎的外孙女,转眼也那么大了。不禁感叹,曾几时,我们一起参加喜宴,她还抱着这个可爱的娃娃,如今已快到姥姥的肩下。
又想到她婆婆老沈,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问了问她的身体状况。
王玉兰说,婆婆已经不能做饭,幸亏小儿子住的近,靠他给婆婆送饭去。她现在住市里闺女家 ,负责接送两个孩子,也没时间照顾婆婆。
是呀,她婆婆的年龄,算来也八十多岁了。还记得,当年,她婆婆每个月去领工资,那时,我是出纳。
那个年代,财务室有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会计负责报账,出纳负责支出。
所以,每个月退休人员工资,都从我手里出。也就和那些退休人员都熟悉了。
没想到,当年退休的人员,现在已经成为耄耋老人,而我也临近退休。
一晃三十多年,这时间啊,都去哪里了?
送走王玉兰祖孙俩。又进来一个男同志,戴着黑色帽子,把脸遮了大半,穿蓝色上衣。
看样子,不像过来办事的。我瞅着他,他冲我笑。我不好意思的说:“我好像不认识你。”
他直接来了句:“你不认识我,我认识你。我姓胡。”
我一愣,再细看,哦,还真是老胡。我赶紧笑道,“差点没认出来。”
他也笑了,温和的说:“老了。”
这老胡,也是一个系统,虽没在一起工作,不很熟悉,但也不陌生。
只是,他戴着帽子,又多年不见,冷不丁还真没认出来。
这时,老刘也来了。他说话很慢,有点卡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天生这样。其实,不是。
他能活着,并且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真是个奇迹。
话说,在他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一场车祸,让他险些丧生。
当时,拉到医院,医生检查完,摇摇头,说人已经不行了。
在他家属的苦苦哀求下,医生就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奇迹出现,昏迷多天的他,竟然真的苏醒过来。
只是,这次车祸给他留下一个后遗症,说话不利索了。但其他一切都无大碍,能正常上班。
就这样,捡回一条命的他,现在在两个闺女家轮流生活。
大女儿在济南,有自己的公司,生活过的很不错。
二女儿在青岛,听说在电视台工作。他说起两个闺女,满脸自豪,虽言语还有些含糊不清,但对大难不死的他,也算是后福了。
老胡和老刘,在这里遇见,也难免聊上几句,打趣一番。退休了,现在的他们,大多都跟着儿女,去了不同的城市,所以,平日也很少见面。
我告诉他们要赶紧去超市兑换购物卡,福利卡上有截止时间。然后把他们客气的送到门口,叮嘱他们走路慢点。
送走他们,坐在办公桌前。忽然想到,再过几年的时间,我也加入他们的队伍,成为退休人员。
当我来领取福利时,能否还有曾经熟悉的人,能否也如我这般,聊聊家常,到门口和我说声再见。
常常感觉,那些退休人员,一旦离开单位,再回去,总会有一种疏离感。
在单位工作时,单位就像家一样,身在其中,不会有任何的不自在。
当一旦退休,离开单位。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想再回去。即使有事必须过去,也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
这应该是退休人员的共同心里。因为,那个曾经像家一样的熟悉地方,再去,自己就成了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