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置身事外
2022-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世界的旁观者
我和朱先生约定,每天放学带着孩子在学校小花园玩耍,一来,增加孩子的户外运动的时间;二来,让孩子能学着怎么和小伙伴相处。
几个月来,我欣喜的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变化,主要是老大。因为老二似乎一直都很擅长人际交往,半年前不到四岁的他,就曾经向我传授交朋友的秘诀:“妈妈,如果没有小朋友跟你玩,那你就自己玩,别人看到你玩得开心,自然会加入你。”我当时就震惊了,这哪是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总结出的经验,这明明就是一碗浓浓的心灵鸡汤呀!所以,对于老二在放学后怎么跟小伙伴玩,我是很放心的。
所以,我会有更多的精力我会放在老大身上。相比老二,我家老大更加娇气一些,因为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少,总觉得老大在不到一岁时就断奶,十分过意不去,所以,对老大的关爱就更加多一些,这也直接完成了老大比较黏人,特别是黏着我。
起初,再遇到一些问题是,他更多的是依赖我能出面给他解决,比如,跟同学打招呼,想借同学的玩具,跟同学说对不起,他全都会说一句:妈妈,你帮我去说~
第二个阶段,他想让同学们按照他的指挥玩耍,如果同学们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做,他就会大哭,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这是一个让我和朱先生比较头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他可以融入同学们的游戏,特别是有一次,他当了“队长”,他说了一句“集合”,他一个同学迅速的向他靠拢,做出服从的姿势。我把我看到的这个画面说给他听,加上他对这个事的印象。这给他很大的自信。他和同学的相处越来越自如
第四个阶段,到了我该改变的时间了。虽然,我从原来的“直升机”变成了现在的“远距离监控”,但今天的一个事情,让我明白,我应该继续学着放手。
接他放学,我从家里出门时,顺手带了一个玩具,也是为了让他可以跟同学们有一个“谈资”。放学后开始玩耍,我立即发现了问题:他想玩别人的玩具,却不肯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追着别人要玩人家的玩具。所以,我上前劝解,说了句:“你不是也没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吗?”一句话出口,不仅没有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接下来,我选择闭嘴。却发现孩子们有孩子们处理问题的方式,真的不应该过多的干预。除非他向你主动求助,不然,就就要学着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