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家乡书之三:王家老屋的时光 /李相文

2016-01-21  本文已影响265人  相子

王家老屋的时光

文/李相文  摄影/孙章辉

家乡书之三:王家老屋的时光 /李相文

王家老屋,是漂泊心灵寻找栖居的一段时光。

王家老屋,古名“筠峰”,在阳新筠山的山里头。从阳新县县城出发,走阳富公路至陶港镇东2公里处,转刘太公路,经老屋新村,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上到顶处,转而下,有两条路,左边的一条通向太子镇,沿右边那条旁道往下走,此地颇似兰亭,有崇山峻岭,有茂林修竹,往里走不到一里地的光景,就到了王家老屋。

筠峰,顾名思义,是竹山。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竹制品的手工业,因“竹”出名而得名。直到本世纪初,竹海改林涛,“筠峰”才改名为王家老屋。据史料记载:王景春,筠山王氏一世祖,由江西瑞昌迁居至筠山峰城尖下,斩荆砍刺,筚路蓝缕,就有了王氏这九庄十八湾。

王家老屋顺山势而建。最具特色是那些用石片砌成的房子。屋基是石片砌成的,屋瓦也是石片盖成的。还有村庄里的路,都是青石板铺成的。石材就在王家老屋的后山上,这些石头可以剥成一片一片的,村里有不少这样的矮房子,都是用石头盖的,是用来关牛羊的。正房则是用青砖砌的。在村的中央,有一块用许多条石铺成的空地,像个广场,王家老屋把它叫月台。月台的东边是王氏宗祠,门楼高大,已部分坍塌。月台中间有一口古井,水很清澈,但村里人从不在这里挑水吃。传说老屋是灯盏地,那口古井的水便是灯油,只有村子里着了火,才能用这口井的水灭火。那些年,闹水荒的时候,村里人宁可走几里山路到山下担水,也不用这古井的水。走在这样的弯弯的石板路上,望着眼前那些青藤缠绕的石板屋,那些漂泊的思绪就沉静下来。时光,也似乎在这里停止了流动。阳光照在那些断壁残墙上,照在那些蓊郁着的青藤上,有一种静美。在深秋的季节,村头路边,有许多野生的桔子红红地挂在枝头,摘一颗剥开,酸甜满口,那山野的清新一直流到心里。

王家老屋地处山区,耕耘的是山地。那些山地,也是依山势而造。上个世纪“农业学大寨”时,这些地整得更平整,更好看,有庄稼的时候,从村里往山上望,一层一层,像盘旋的绿地毯。这些地,大的也就几厘地,小的仅有斗笠大。王家老屋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旧时有父子二人,一天儿子去翻薯藤,父亲一再叮嘱一共有一百块地,千万别落下。儿子好不容易把所有薯藤都翻完了,猛地想起父亲的叮嘱,便点起数来,一块、两块……九十八、九十九。没了!不对,父亲明明说的是一百块啊。是不是数错了,接着又一块、两块……九十八、九十九。连数几次,就是九十九!那一块地到底去哪儿了?万般无奈,只得拾起斗笠回家。一回头,原来那块地被斗笠盖住了,难怪找不着。也就是这斗笠大的土地养育了一辈又一辈的老屋人。

这两年,早已成了 “空村” 王家老屋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摄影的,写生的,骑自行车的,自驾游的,登山的,都喜欢来这儿寻“静”,寻“古”。村口的高处,有两棵千年的古槐,据说是王氏一世祖王景春当年落业时种下的。这一年,因为闹水荒,挑一担水,要跑几里山路,政府为改善民生,就在山外规划了一个“王家新村”。正为拆迁做工作伤脑筋呢,谁知一夜之间,一个村子,几百号人,都爽快地答应了去山外的“王家新屋”。原来,王家老屋人一大早起来,突然发现,这两棵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槐枯萎了。他们记起先祖传下来的话:树生,人在;树死,人迁。当这两棵槐树干枯时,王家子孙得赶紧从这里搬出去另谋生路。就这样,王家老屋就成了无人的村庄。但奇怪的是,前年,枯死的槐树有一棵竟枯木逢春,长出了新枝,长出了绿叶。于是,有几家又搬回来住,村子的上空又有了炊烟。

我是在一个秋天的中午,坐在王家老屋的后山的石林里。这里的石头纯白色,一大片一大片树林一样蹲在这里,像迎风飘着的藏人的哈达。东望,是网湖的浩淼烟波;西望,是王家老屋的剪影。听得见鸟儿一声一声把欢叫撒在阳光里,洒在游人的心上。

2014年3月20日于桃泉,2016年1月21日改稿

计1529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