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小笔

读《夏日最后的玫瑰》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18人  四月天
读《夏日最后的玫瑰》

读托马斯•穆尔的《夏日最后的玫瑰》,夏日最后的玫瑰,独自绽放着;所有昔日动人的同伴,都已凋落残逝;身旁没有同类的花朵,没有半个玫瑰苞,映衬她的红润,分担她的忧愁。

正如人类需要同伴一样,花儿也需要同伴,需要同类的映衬,才能体现她的红润娇媚与晚放;也需要同伴分担孤独的忧伤。

我不会离开孤零零的你,让你单独地憔悴……不久我也可能追随我朋友而去……当忠诚的友人远去,所爱的人飞走,啊!谁还愿留在这荒冷的世上独自凄凉?

显然,托马斯•穆尔这个爱尔兰著名诗人,在这首诗里借着玫瑰需要同伴映衬红润和分担忧愁,想要表达诗人自己需要友情和爱情。当友人远走,爱人飞走,他觉得这个世界就一片荒冷,一个没有友人和爱人的人,在这个世上就格外凄凉。凄凉到不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上。

我不知道自己解读得到不到位,因时代不同,国度不同,写作背景不知道。但是,诗的语言还是一目了然,不艰涩难懂。我最近在读的一系列世界经典诗作,感觉都不晦涩,不崎崛,总是感觉越是经典的,越是质朴而耐人寻味。不像有些当代诗,生涩得让人不知所云,高深莫测。

读《夏日最后的玫瑰》

另一首《云雀》诗,法国南部游吟诗人伯尔纳•德•文塔多恩的失恋之作,完全就是叙述自己苦恋的女伯爵远嫁他人后他的心和他的一切都随之被带走了的痛苦之情。语言平淡到就像是在叙事。

就像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样。就像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

我不懂现在有些人的诗或文为什么语言要写得让人看都看不懂,有些还有语法错误,故意玩高深。好像越是让你看不懂越显得有水平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